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正高卫冲刺密卷剖析(G9),更多中医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正高卫冲刺密卷剖析(G9),更多中医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
  A. 桂枝汤 
  B. 桂枝麻黄各半汤 
  C. 桂枝二麻黄一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 
  E. 以上均不能用 
 
2. [单选题]症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齿黑,神倦耳聋,舌干绛,方选
  A. 黄连阿胶汤 
  B. 加减复脉汤 
  C. 凉膈散 
  D. 清营汤 
  E. 大定风珠 
 
3. [单选题]《素问·热论》认为伤寒病已满三日的治疗方法是
  A. 汗法 
  B. 利尿法 
  C. 解毒法 
  D. 通便法 
  E. 泄法 
 
4. [多选题]可用于绦虫病的药物是
  A. 使君子 
  B. 鹤草芽 
  C. 槟榔 
  D. 南瓜子 
  E. 雷丸 
 
5. [单选题]陈某,男,61岁,近来喘息咳唾,胸闷气短,不得平卧,心胸疼痛连及后背亦痛,大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治应选用
  A. 栝楼薤白白酒汤 
  B. 栝楼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6. [单选题]猪苓汤证“心烦不得眠”的机理是。
  A. 肾水不足,心火上亢 
  B. 阴虚热扰,心神不宁 
  C. 余热未清,留扰胸膈 
  D.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E. 以上都不是 
 
7. [多选题]"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中"五邪"是指( )
  A. 雾露 
  B. 湿邪 
  C. 风寒 
  D. 痰瘀 
  E. 宿食 
 
8. [单选题]《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下焦的生理特征为
  A. 如雾 
  B. 如泌 
  C. 如沤 
  D. 如渎 
  E. 如衡 
 
9. [多选题]能清心火的药物是
  A. 木通、灯心草 
  B. 通草、车前子 
  C. 泽泻、猪苓 
  D. 栀子、黄连 
  E. 竹叶、淡竹叶 
 
10. [多选题]眼部检查的方法,错误的是
  A. Schirmex试验,将5mm×35mm消毒滤纸条折叠端放于外侧1/3下穹隆处 
  B. 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时,用5.5g和7.5g砝码同时测量 
  C. 裂隙灯检查法以直接焦点照明法最为常用 
  D. 角膜知觉检查应双眼同时测试,以做对比 
  E. BUI试验,小于10秒为BUT缩短 
 
11. [多选题]风邪袭络型眼睑下垂,除基本处方外可加
  A. 百会 
  B. 合谷 
  C. 命门 
  D. 风市 
  E. 风池 
 
12. [多选题]使用利福平眼液后的眼部表现有( )
  A. 有色泪液 
  B. 浅层点状角膜炎 
  C. 黄斑部色素紊乱 
  D. 渗出性结膜炎 
  E. 睑缘炎 
 
13. [多选题]治疗肠燥便秘,宜选用
  A. 柏子仁 
  B. 酸枣仁 
  C. 郁李仁 
  D. 火麻仁 
  E. 桃仁 
 
14. [多选题]先天性梅毒的三大体征是
  A. 基质性角膜炎 
  B. Hutchinson齿 
  C. Argyll-Robertson瞳孔 
  D. 神经性耳聋 
  E. 马刀胫骨 
 
15. [单选题]下述何者为大承气汤服法
  A. 少少温服之 
  B. 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C. 温顿服 
  D. 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E. 分温再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16. [多选题]伏暑初起可见( )
  A. 发热恶寒,无汗 
  B.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C. 头痛,周身酸痛 
  D. 口干不渴 
  E. 舌赤少苔 
 
17. [多选题]暑秽临床可见:( )
  A. 头痛而胀 
  B. 身发斑疹 
  C. 胸脘痞闷 
  D. 大便泄泻 
  E. 烦躁呕恶 
 
18. [多选题]大剂量长期应用氯喹,可导致( )
  A. 主要为神经节细胞损害 
  B. 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环形氯喹沉着 
  C. 黄斑区靶心样改变 
  D. 视神经萎缩 
  E. 视野弓形暗点 
 
19. [多选题]大腹皮的适应证是
  A. 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 
  B. 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 
  C. 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D. 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 
  E. 肝郁胁痛,痛经 
 
20. [多选题]采用骨性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A. 阳陵泉 
  B. 下关 
  C. 廉泉 
  D. 内关 
  E. 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