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内脏痛的特征有( )
A. 缓慢、持久
B. 定位不精确
C. 对机械牵拉不敏感
D. 可伴有牵涉痛
2. [多选题]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效的药物是( )
A. 卡马西平
B. 苯妥英钠
C. 地西泮
D. 水合氯醛
E. 苯巴比妥
3. [单选题]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
A. 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 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C. 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 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4. [单选题]关于甲状腺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为红褐色腺体
B. 形状呈A型
C. 成年男女平均重量不同
D. 甲状腺被气管前筋膜包裹,该筋膜形成甲状腺假被膜
5. [单选题]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
A. 哌替啶
B. 甲氧苄啶
C. 青霉素
D. 氯霉素
6. [单选题]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
A. 喉前庭
B. 喉中间腔
C. 喉室
D. 声门裂
E. 前庭裂
7. [多选题]DNA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有( )
A. 双链解开成单链是迅速发生的
B. 增色效应
C. 黏度改变
D. 氢键断裂
8. [单选题]禁食72小时后,体内能量由( )提供。
A. 蛋白质的糖异生
B. 肝糖原
C. 肌糖原
D. 脂肪
9.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镜下观,溃疡分层由内到外依次为( )。
A. 渗出层、肉芽组织层、坏死层、瘢痕组织层
B. 坏死层、渗出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C. 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D. 瘢痕组织层、肉芽组织层、坏死层、渗出层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安静时正常值为0.84
B. 比值减少,意味着肺泡无效腔相对增大
C. 肺尖部增大.可达3以上
D. 肺下部减小
E. 栓塞时,比值增大
1.正确答案 :ABD
解析:内脏痛常由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引起。内脏痛的特点有:①定位不准确;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③对牵拉和扩张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引起的刺激不敏感;④常伴有情绪反应,如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动改变。
2.正确答案 :CDE
解析:小儿高热惊厥常用药物:(1)地西泮,一般口服;(2)水合氯醛,一般用于灌肠;(3)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常用于长期连续用药。治疗此病时,苯妥英钠效果不佳;卡马西平无作用。
3.正确答案 :D
解析: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4.正确答案 :B
解析: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呈红褐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为峡部),呈"H"形。所以,选项B描述错误。
5.正确答案 :D
解析:哌替啶:即杜冷丁,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甲氧苄啶:属抑菌剂,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氯霉素: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它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需慎重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长程治疗者尚须查网织细胞计数,必要时做骨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但全血象检查不能预测在治疗完成后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6.正确答案 :D
解析: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之处。
7.正确答案 :ABCD
解析:DNA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主要改变有:(1)溶液黏度降低;(2)旋光性改变;(3)增色效应。
8.正确答案 :A
解析:正常成人禁食24小时后,体内葡萄糖来自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
9.正确答案 :C
解析:镜下渗出的白细胞、纤维素构成渗出层,其外层为坏死组织,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最外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纤维细胞构成的瘢痕组织层。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4。但肺泡通气量和毛细血管血流量在肺内的分布不均匀,肺尖可高达3.3,肺底可低至0.63。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肺泡无效腔增大;反之,比值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相当于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肺动脉栓塞时,血流相对降低,通气血流比值会增大。所以B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x4jg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