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初级资格考试模拟题库(AH2),更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检查者将坐位患者上肢向一侧牵拉属于
A. 站立位平衡反应评定
B. 跪位平衡反应评定
C. 坐位平衡反应评定
D. 卧位平衡反应评定
E. 截石位平衡反应评定
2. [单选题]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中,具有"可加强眼手协调性、手指的精细动作和手的肌力"的是
A. 锯木
B. 编织
C. 木刻
D. 旋拧螺钉
E. 调和黏土
3. [单选题]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以下不是其X线特点的是
A. 骨皮质变厚
B. 骨结构模糊
C. 骨小梁减少或消失
D. 骨小梁的间隙增宽
E. 椎体双凹变形或前缘塌陷呈楔形变
4. [单选题]单纯疱疹紫外线照射
A. 病灶区红斑量照射
B. 患部1~2级红斑量
C. 病灶区强红斑量照射
D. 弱红斑量或亚红斑量分区交替进行
E. 病灶中心超红斑量,周围5~10cm用弱~中红斑量的中心重叠照射法
5. [单选题]哪一项是冠心病康复的Ⅰ期适应证
A. 体温<37.5℃
B. 无明显心绞痛
C. 血压无明显波动
D. 安静心率<120次/分
E. 运动能力达到3代谢当量(METs)以上
6. [单选题]下列常见皮肤病中,"初发为在躯干或四肢发生一个玫瑰色圆形或椭圆形斑覆白色或浅黄色细糠状鳞屑,称为'母斑'。继母斑之后陆续发生多数甲盖大小、卵圆形、色淡红、边缘有项圈样脱屑,皮损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属于
A. 单纯疱疹
B. 带状疱疹
C. 银屑病
D. 玫瑰糠疹
E.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7. [单选题]肱骨外上髁炎又称为
A. 爪形手
B. 网球肘
C. 垂腕
D. 猿手畸形
E. 桡骨头炎
8. [单选题]常见于检查时患者不能按命令执行过去无困难的动作
A. 单侧忽略评定
B. 穿衣失用
C. 观念性失用
D. 韦氏记忆测试
E. 运动性失用
9. [单选题]当患者的不适行为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时,施加一个可带来一定痛苦的刺激,使患者产生厌恶的主观体验。经过反复实施,不适行为和厌恶体验就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凡当患者欲实施或实施这一不适行为时,便会产生厌恶体验。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A. 系统脱敏疗法
B. 厌恶疗法
C. 满灌治疗
D. 隐喻性阐释技术
E. 催眠治疗
10. [单选题]上肢矫形器中,"桡神经损伤后"使用
A. 腕固定矫形器
B. 对掌矫形器
C. 腕伸展矫形器
D. 手腕部抗痉挛矫形器
E. 莫伯格(Moberg)矫形器
11. [单选题]左、右45°斜位片,椎弓及其附件投影似"狗"形,峡部裂时似狗颈戴项链,同侧横突为
A. 狗嘴
B. 狗耳
C. 狗眼
D. 狗体
E. 狗前足
12. [单选题]以下哪个量表属于自评量表
A. MAS
B. FIM
C. SCL-90
D. GCS
E. Barthel index
13. [单选题]BOBATH技术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 熟悉人体的关键点
B. 对患者进行推、拉训练,促进平衡反应
C. 在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时,用力不要过大
D. 抑制痉挛后,应开展主动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E. 治疗应遵循运动发育顺序的规律,要一成不变
14. [单选题]支持面与身体平衡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支持面即接触面
B. 支持面指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面积
C. 支持面质地柔软稳定性下降
D. 两脚前后站立身体的前后稳定性增高
E. 支持面小,身体稳定性好
15. [单选题]以下属于开放性神经损伤的是
A. 牵拉伤
B. 切割伤
C. 压迫伤
D. 注射伤
E. 缺血性损伤
16. [单选题]判断是否贫血,应该看以下何项指标
A. 红细胞沉降率
B. Hct和RDW
C. RBC、Hb
D. RBC、WBC和BPC
E. 网织红细胞数和Hb
17. [单选题]由于机体的防卫功能减弱,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引起自身感染
A. 大面积烧伤,导致正常菌群的自身感染
B. 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优势菌而发生腹泻
C. 艰难梭菌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
D. 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道、肛门或阴道感染
E. 大肠埃希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可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
18. [单选题]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有赖于
A. 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B. 氯离子的平衡电位
C. 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D. 钙离子的平衡电位
E. 钾、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19. [单选题]对椎间盘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
B. 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
C. 纤维环由透明软骨构成
D. 椎间盘与前纵韧带结合不紧密
E. 椎间盘不参与脊柱运动
20. [单选题]帕金森病的病理表现为
A. 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的脱髓鞘斑
B. 脑发育不良
C. 脑部含色素的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
D. 脑部细胞线粒体损伤
E.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