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题库升级(A6),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之纳气"出自
  A. 《景岳全书》 
  B. 《古今医鉴》 
  C. 《寿世保元》 
  D. 《类证治裁》 
  E. 《医宗必读》 
 
2. [多选题]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特殊检查有:( )
  A. 停经史 
  B. 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C. 一侧下腹部突发性撕裂样疼痛 
  D. 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 
  E. 血分析提示或有进行性贫血 
 
3. [多选题]痞满应注意与哪些病相鉴别诊断( )
  A. 胃痛 
  B. 臌胀 
  C. 胸痹 
  D. 真心痛 
  E. 结胸 
 
4. [单选题]桂枝加桂汤的功用是
  A. 通阳降逆,健脾利水 
  B. 温阳散寒,平冲降逆 
  C. 养血平肝,和胃降逆 
  D. 温阳化饮,培土制水 
 
5. [单选题]腱鞘炎较少出现的症状是:
  A. 关节主动活动障碍 
  B. 有弹响 
  C. 疼痛 
  D. 局部有小结节 
  E. 皮肤红、肿、热 
 
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适宜使用"塞因塞用"的是
  A. 脾虚腹胀 
  B. 气虚便秘 
  C. 肾虚小便不利 
  D. 血枯经闭 
  E. 气郁胀满 
 
7. [单选题]关于吗啡类药物中毒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 阿朴吗啡催吐 
  B. 活性炭混悬液灌肠 
  C. 硫酸钠或甘露醇导泻 
  D. 活性炭或高锰酸钾洗胃 
  E. 纳洛酮解毒 
 
8. [单选题]挂线疗法术后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 保持大便通畅 
  B. 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C. 内服透脓散 
  D. 结扎橡皮筋较松时紧线 
  E. 局部用生肌散纱条换药 
 
9. [多选题]太渊( )
  A. 为手太阴经母穴 
  B. 为八会穴之一 
  C. 不用于治疗肺虚证 
  D. 位于腕横纹尺侧动脉搏动处 
  E. 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10. [单选题]患者咳嗽剧烈,气粗,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色黄,常伴鼻塞流黄涕,口渴,头痛,发热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属
  A. 痰湿犯肺 
  B. 痰热郁肺 
  C. 风热犯肺 
  D. 风寒袭肺 
  E. 风燥伤肺 
 
11. [多选题]痒是皮肤病的主要症状,其原因可能为( )
  A. 风胜 
  B. 湿胜 
  C. 热胜 
  D. 血虚 
  E. 虫淫 
 
12. [单选题]女患者,17岁,因考试紧张,阴道出血20天,量时多时少,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为:
  A. 肾阳虚 
  B. 脾虚 
  C. 血瘀 
  D. 血热 
  E. 肾阴虚 
 
13. [多选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适应症是( )
  A. 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 
  B. 伤寒表实兼肺气上逆 
  C. 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 
  D. 外寒内饮,肺气上逆 
  E. 太阳阳明合病,肺气上逆 
 
14. [单选题]癃的含义是指:
  A. 排尿末尿痛 
  B. 小便点滴难出 
  C. 尿线细、射程短 
  D. 排尿时尿道疼痛 
  E. 小腹胀满不适 
 
15. [单选题]大腹痛者,多属于下列哪病:
  A. 厥阴肝经之病 
  B. 膀胱之病 
  C. 脾胃肠道之病 
  D. 虫证 
  E. 少阴肾病 
 
16.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已婚。经血非时而下,淋漓日久不尽,色淡红,质清稀,伴神疲气短,面浮肢肿,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治疗应首选
  A. 补中益气汤 
  B. 固本止崩汤 
  C.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D. 举元煎 
  E. 归脾汤 
 
17. [单选题]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用意是
  A. 清热泻火 
  B. 解毒透邪 
  C. 消痈散结 
  D. 清热解毒 
  E. 散结清热 
 
18. [多选题]浮小麦主治的病证是
  A. 自汗 
  B. 脏躁病 
  C. 盗汗 
  D. 骨蒸潮热 
  E. 食积不化 
 
19. [单选题]关于单纯收缩压升高的高血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危害性不大,无需治疗 
  B. 危害性与舒张压升高一样,必须治疗 
  C. 有一定危害性,随访血压就可以了 
  D. 必须同时有舒张压升高,才需治疗 
  E. 单纯收缩压升高的高血压占高血压的比例较少 
 
20. [单选题]女患者,19岁,每次月经干净后,小腹隐痛,腰酸,头晕耳鸣,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
  A. 气血虚弱 
  B. 气滞血瘀 
  C. 肝肾亏损 
  D. 寒湿凝滞 
  E. 湿热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