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营养学中级职称提分加血考试试题(A5),更多营养学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孕期总能量需要增加,据估计孕期总能量应增加
  A. 45MJ 
  B. 148.5MJ 
  C. 169MJ 
  D. 33MJ 
  E. 350MJ 
 
2. [单选题]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的能量来源于
  A. 体内碳水化合物 
  B. 肝糖原 
  C. 体内脂肪 
  D. 体内蛋白质 
  E. 肌糖原 
 
3. [单选题]维生素A缺乏最早的症状是
  A. 出现毕脱斑 
  B. 免疫功能下降 
  C. 暗适应能力下降 
  D. 上皮干燥、增生、角化 
  E. 贫血 
 
4. [单选题]维持肾功能正常的因素不包括( )。
  A. 充足的血容量 
  B. 血液酸碱度 
  C.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超滤功能正常 
  D. 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功能正常 
  E. 尿道通畅 
 
5.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脂肪的主要功能
  A. 贮存和提供能量 
  B. 保温和润滑作用 
  C. 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D. 调节血糖 
  E. 内分泌的作用 
 
6. [单选题]不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是
  A. 毒蕈中毒 
  B. 四季豆中毒 
  C. 发芽马铃薯中毒 
  D. 霉变甘蔗中毒 
  E. 河豚毒素中毒 
 
7. [单选题]对肠外营养液持续性输注法表述错误的是
  A. 采用此法时胰岛素的分泌较平稳 
  B. 采用此法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较小 
  C. 采用此法时血糖值较平稳 
  D. 采用此法时常出现高钠血症 
  E. 采用此法时常出现脂肪肝和肝肿大 
 
8. [单选题]WH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联席会议认为社会营养监测就是
  A. 对社会人群进行定期观察,以便说明人群营养现状 
  B. 对社会人群进行定期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 
  C. 对社会某些特殊人群进行定期观察,以便改善居民营养状况 
  D. 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 
  E. 对社会人群中某些具有特殊营养问题的人群进行观察,以便制订出改善方案 
 
9. [单选题]对于肠道吸收的维生素A、D和胡萝卜、素来说,下列必需的物质是
  A. 盐酸 
  B. 胆盐 
  C. 脂肪酶 
  D. 大肠杆菌 
  E. 膳食纤维 
 
10. [单选题]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不宜选含酪胺高的食物是( )。
  A. 卷心菜、洋葱 
  B. 鸡肉、土豆 
  C. 里脊肉、番茄 
  D. 黄花鱼、黄瓜 
  E. 扁豆、蘑菇、腌肉 
 
11. [单选题]以下各项不是食品中天然有毒有害成分的是
  A. 四季豆中皂苷 
  B. 杏仁中氰苷 
  C. 鱼中组胺 
  D. 河豚毒素 
  E. 有毒蜂蜜 
 
12. [单选题]食品强化中被强化的食品通常称为载体,下列不适合做载体的食品是
  A. 粮食 
  B. 儿童食品 
  C. 饮料和乳制品 
  D. 调味品 
  E. 肉类制品 
 
13. [单选题]如果对谷类进行氨基酸强化,首先应强化的是( )。
  A. 蛋氨酸 
  B. 色氨酸 
  C. 苏氨酸 
  D. 赖氨酸 
  E. 苯丙氨酸 
 
14. [单选题]临床试验证明,膳食胆固醇每增加100mg,血胆固醇可升高约( )。
  A. 1mg/dl 
  B. 2mg/dl 
  C. 3mg/dl 
  D. 4mg/dl 
  E. 5mg/dl 
 
1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公共营养特点的是
  A. 宏观性 
  B. 多学科性 
  C. 实践性 
  D. 强制性 
  E. 社会性 
 
16. [单选题]急性胃炎的膳食治疗原则不包括
  A. 去除致病因素 
  B. 大量饮水 
  C. 早期清流质膳食 
  D. 普通流质膳食 
  E. 少量多餐,每日5~6餐 
 
17. [单选题]下列食物富含碘的是
  A. 海带 
  B. 白菜 
  C. 木耳 
  D. 胡萝卜 
  E. 西红柿 
 
18. [单选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教育人们采用平衡膳食、摄取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指导性意见包括几条
  A. 3 
  B. 5 
  C. 8 
  D. 6 
  E. 30 
 
19. [单选题]在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
  A. 氧化脱氨基 
  B. 转氨基 
  C. 联合脱氨基 
  D. 非氧化脱氨基 
  E. 氨基移换 
 
20. [单选题]食品强化中所添加的营养素称为强化剂,下列属于强化剂的是
  A. 天然色素 
  B. 维生素B族 
  C. 亚硝酸钠 
  D. 木糖醇 
  E. 植物化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