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专业考试试题(AI1),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白喉咳嗽的特点是
  A. 干咳 
  B. 顿咳 
  C. 咳声清脆 
  D. 咳声重浊 
  E. 咳如犬吠 
 
2. [单选题]女性,25岁。发现右背部肿物2年,无疼痛。查体:背部皮下圆形肿物直径2.5cm,质软,界限清楚,稍隆起于皮表,与表皮紧密粘连,中央部位可见有一粉刺样小黑点。诊断考虑为( )。
  A. 脂肪瘤 
  B. 纤维瘤 
  C. 皮脂腺囊肿 
  D. 混合瘤 
  E. 淋巴瘤 
 
3. [单选题]某病人10天前因消化性溃疡呕血、便血在某医院输血400mL。今感发热、皮肤、眼睛发黄、尿黄。该病人最可能的情况是( )。
  A. 感冒 
  B. 输血后肝炎 
  C. 胆道疾病 
  D. 输血后正常反应 
  E. 迟发性溶血反应 
 
4. [单选题]病人呕吐物秽浊酸臭属于
  A. 寒呕 
  B. 热呕 
  C. 伤食 
  D. 痰饮 
  E. 肝胆郁热 
 
5. [单选题]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下列哪一处方最适宜使用
  A. 麻杏甘石汤 
  B. 葛根芩连汤 
  C. 调胃承气汤 
  D. 王氏连朴饮 
  E. 三石汤 
 
6. [单选题]医师甲经执业医师注册,在某医疗机构执业。一年后,该医师受聘到另一预防机构执业,对其改变执业地点和类别的行为
  A. 预防机构允许即可 
  B. 无须经过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C. 应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D. 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干涉 
  E. 只要其医术高明,就不受限制 
 
7. [单选题]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功效的药物是
  A. 瓦楞子 
  B. 牡蛎 
  C. 乌贼骨 
  D. 赤石脂 
  E. 禹余粮 
 
8. [单选题]独活寄生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川芎 苍术 
  B. 细辛 防风 
  C. 白术 茯苓 
  D. 秦艽 桂枝 
  E. 熟地 芍药 
 
9. [单选题]清胃散与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丹皮 当归 
  B. 升麻 当归 
  C. 黄芪 柴胡 
  D. 朱砂 生地 
  E. 黄连 生地 
 
10. [单选题]常为其他外邪之先导而致病的邪气是
  A. 疠气 
  B. 风邪 
  C. 火邪 
  D. 寒邪 
  E. 湿邪 
 
11.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 )。
  A. 呕血 
  B. 呕血与黑便 
  C. 呕血、便血、休克 
  D. 呕血、便血、休克、全身皮肤出血 
  E. 失血性休克 
 
12. [单选题]深Ⅱ度烧伤的特点是( )。
  A. 伤及真皮深层,残留皮肤附件 
  B. 痛觉消失,皮温低 
  C. 创面呈蜡白色、焦黄色或炭化 
  D. 伤及皮肤全层,深达皮下层 
  E.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的乳头层 
 
13. [单选题]薛生白说"阳明之表",指的是
  A. 肌肉、四肢 
  B. 皮毛、肌肉 
  C. 肌肉、口鼻 
  D. 肌肉、胸中 
  E. 四肢、皮毛 
 
14. [单选题]中医对肿瘤没有统一的病名,积聚相当于下列恶性肿瘤中的( )。
  A. 乳癌 
  B. 胃癌 
  C. 鼻咽癌 
  D. 肝癌 
  E. 骨肿瘤 
 
15. [单选题]半数有效量是
  A. 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 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C. 引起50%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 
  D. 达到50%阈剂量的剂量 
  E. 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6. [单选题]"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
  A. 肾 
  B. 肝 
  C. 心 
  D. 脾 
  E. 肺 
 
17. [单选题]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最大可能是( )。
  A. 肾肿瘤 
  B. 输尿管肿瘤 
  C. 膀胱肿瘤 
  D. 尿道肿瘤 
  E. 上尿路结石 
 
18. [单选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是
  A. 希波克拉底 
  B. 迈蒙尼提斯 
  C. 南丁格尔 
  D. 胡弗兰德 
  E. 盖伦 
 
19. [单选题]"气化"指的是:
  A. 气能化水,水又能化为气 
  B. 气的温煦作用使水化为气 
  C.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D. 气能生血,血又能生气 
  E. 体内津、气、血、精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20. [单选题]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伴濒死感的是
  A. 心绞痛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肺梗死 
  D. 反流性食管炎 
  E.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