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学高级职称(副高)真题部分答案(D4),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学高级职称(副高)真题部分答案(D4),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功效的药物是
  A. 薄荷 
  B. 牛蒡子 
  C. 蝉蜕 
  D. 桑叶 
  E. 菊花 
 
2. [单选题]根据补母泻子法,以下取穴错误的是:
  A. 肺实证取尺泽 
  B. 胆实证取阳辅 
  C. 三焦实证取天井 
  D. 胃实证取解溪 
  E. 小肠实证取小海 
 
3. [多选题]据原文,栀子豉汤证可以见到下列哪些表现( )
  A. 腹满 
  B. 虚烦不得眠 
  C. 胸中窒 
  D. 舌上胎 
  E.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 
 
4. [单选题]下列各组中,活血,养血作用较强的是:
  A. 合谷、太冲 
  B. 三阴交、厥阴俞、心俞 
  C. 三阴交、膈俞、血海 
  D. 脾俞、肝俞、肾俞 
  E. 脾俞、肝俞、膈俞 
 
5. [单选题]脾肾不足的阴挺的治疗除取百会升提下陷、气海益气固脱之外,另可加用
  A. 维道归来太冲太溪 
  B. 大赫维道照海太溪 
  C. 维道大赫太冲 
  D. 脾俞足三里肾俞命门 
  E. 脾俞膈俞中脘膻中 
 
6. [单选题]下列穴位除( )外都用于心虚胆怯型心悸针灸治疗
  A. 神门、内关 
  B. 关元、足三里 
  C. 百会、胆俞 
  D. 巨阙、膻中 
  E. 心俞、厥阴俞 
 
7. [单选题]天容穴位于( )
  A. 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 
  B. 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C. 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与喉结平 
  D. 颈外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E. 颈部,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8.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哪穴不适宜用刺血法:
  A. 十宣 
  B. 委中 
  C. 印堂 
  D. 合谷 
  E. 太阳 
 
9. [多选题]中药配伍的目的是
  A. 增强疗效 
  B. 减轻毒性 
  C. 扩大治疗范围 
  D. 适应复杂病情 
  E. 改变药物的味 
 
10. [单选题]治疗咽喉肿痛之肺胃实热者,宜配
  A. 风池、外关 
  B. 厉兑、鱼际 
  C. 太渊、曲池 
  D. 列缺、照海 
  E. 天枢、支沟 
 
11. [单选题]应注意避开血管针刺的是( )
  A. 列缺 
  B. 合谷 
  C. 血海 
  D. 太渊 
  E. 鱼际 
 
12. [多选题]升麻与葛根的功效是
  A. 解表 
  B. 利咽 
  C. 透疹 
  D. 明目 
  E. 解毒 
 
13. [单选题]望色十法中"抟"是指
  A. 面色壅滞 
  B. 面色疏散 
  C. 面色浊暗 
  D. 面色清明 
  E. 面色枯槁 
 
14. [单选题]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大便或溏,神疲畏寒,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取穴应首选( )
  A. 取督脉、足太阴经、手阳明经穴为主 
  B. 取任脉、足阳明经穴为主 
  C. 取背俞、任脉经穴为主 
  D. 取足少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E. 取足厥阴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15. [单选题]体表循行分布在腹部的阳经经脉是( )
  A. 足少阳胆经 
  B. 足阳明胃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16. [多选题]治营卫不和,表虚自汗,下列哪二药常配伍使用
  A. 麻黄 
  B. 防风 
  C. 桂枝 
  D. 白芍 
  E. 牡蛎 
 
17. [多选题]治疗恶露不绝时,各穴应用的操作法包括
  A. 补泻兼施 
  B. 先泻后补 
  C. 补法 
  D. 泻法 
  E. 温针灸法 
 
18. [单选题]"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 )新加汤主之。"
  A. 芍药人参各一两生姜三两 
  B. 生姜人参各一两芍药三两 
  C. 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D. 人参一两芍药生姜各三两 
  E. 桂枝芍药各一两人参三两 
 
19. [单选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用量的比例是( )。
  A. 麻黄用量是石膏的4倍 
  B. 麻黄用量与石膏相等 
  C. 麻黄用量是石膏的2倍 
  D. 石膏用量是麻黄的2倍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金锁固精丸的主治病证是
  A. 肾阳亏虚之遗精 
  B. 膀胱虚寒之遗尿 
  C. 脾肾两虚之遗精 
  D. 心肾两虚之遗精 
  E. 肾虚不固之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