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整形外科学(中级)考试试题(AH1),更多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某青年由高处坠落时,右小腿胫骨中段骨折,局部明显肿胀,趾端麻木,剧痛,足背动脉搏动微弱。应最先采取哪种措施
A. 应用止痛药
B. 骨折复位
C. 小夹板固定
D. 石膏固定
E. 减张切开
2. [单选题]有关缺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高渗性缺水细胞内缺水>细胞外缺水
B. 低渗性缺水细胞外缺水>细胞内缺水
C. 等渗性缺水时水和钠成比例急剧丧失
D. 高渗性缺水时缺水>缺钠
E. 高渗性缺水时血清钠浓度>155mmol/L
3. [单选题]可以在手指掌侧或两侧形成皮瓣用于指端缺损的修复
A. 邻指皮瓣
B. 指掌侧推进皮瓣
C. V-Y推进皮瓣
D. 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MHC位于
A. 6号染色体短臂
B. 6号染色体长臂
C. 14号染色体短臂
D. 14号染色体长臂
E. 16号染色体短臂
5. [单选题]重新形成对耳轮、耳舟和对耳轮上脚,减少耳甲壁宽度,使耳与头颅呈35°~40°,使耳轮至乳突距离小于2cm是治疗何种耳廓畸形的原则
A. 招风耳
B. 杯状耳
C. 大耳畸形
D. 菜花耳
E. 小耳畸形
6. [单选题]手指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
A. 皮瓣可以提供良好的感觉,常用于拇指和食指桡侧
B. 最好用于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如用于其他手指则可能造成指蹼的畸形
C. 可用于不同大小的指端缺损的修复,均需两期手术完成
D. 两侧可以同时切取修复多处缺损
E. 皮瓣切取只能顺血流方向否则影响血运
7.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8. [单选题]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主要作用是( )
A. 抑制呼吸道分泌
B. 镇静
C. 记忆丧失
D. 降低基础代谢率
E. 增加心率
9. [单选题]眼睑缺损不超过眼睑全长的多少时,可直接缝合而不发生变形和功能障碍
A. 1/2
B. 1/3
C. 1/4
D. 1/5
E. 1/6
10. [单选题]术中暴露分离腹膜后肿瘤时,血压突然下降至70/50mmHg,脉搏52次/分,面色苍白,冷汗,临床诊断为
A. 感染性休克
B. 神经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损伤性休克
E. 失血性休克
11. [单选题]关于痈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是邻近多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B. 可由单个疖扩展或多个疖融合而成
C. 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
D. 好发于上下嘴唇等质地柔软部位
E. 在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成年病人中较为多见
12. [单选题]冠状缝和矢状缝等多条颅缝同时出现早闭
A. 舟状头畸形
B. 斜头畸形
C. 短头畸形
D. 尖头畸形
E. 三角头畸形
13. [单选题]下列骨折中最不稳定的骨折类型是
A. 嵌插骨折
B. 斜形骨折
C. 青枝骨折
D. 横形骨折
E. 裂缝骨折
14. [单选题]治疗损伤的首要原则是
A. 抗感染
B.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C. 补充血容量
D. 抢救生命
E. 抗休克治疗
15. [单选题]有关色素斑的特点,错误的是
A. 是指由于真皮中间层出现活性增加的黑色素细胞而致色素过度积聚
B. 临床多见于腰骶部
C. 面积可较雀斑大
D. 可多发,无自觉症状
E. 存在恶变倾向
16. [单选题]压疮治疗原则应除外
A. 局部换药,全身抗生素应用保守治疗
B. 全身应用激素
C. 加强护理
D. 手术清创处理
E. 加强全身营养
17. [单选题]关于"初期复苏"的阐述,下列错误的是
A. 是现场施救的应急措施
B. 为了迅速有效地恢复氧合
C. 为了迅速恢复重要脏器血液灌流
D. 主要步骤包括A、B、C三项
E. 早期应用急救药物
18. [单选题]男,40岁,20年前出现右下肢肿胀,逐渐加重,其间多次“丹毒”发作,现右下肢明显增粗,行走费力。查体:右下肢明显增粗,皮肤粗糙、质韧,无可凹性水肿,放射性核素示浅深淋巴管均有回流不畅,在下肢远端淤滞。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诊断应为先天性淋巴水肿
B. 诊断应为早发性淋巴水肿
C. 诊断应为退发性淋巴水肿
D. 诊断应为继发性淋巴水肿
E. 病因诊断还不明确
19. [单选题]男性,12岁。车祸伤导致拇指指间关节以远缺损,按六型分类法可诊断为
A. Ⅰ型拇指缺损
B. Ⅱ型拇指缺损
C. Ⅲ型拇指缺损
D. Ⅳ型拇指缺损
E. Ⅴ型拇指缺损
20. [单选题]用中国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躯干前侧为18%
B. 躯干后侧为18%
C. 双下肢为36%
D. 手为1%
E. 头、面、颈部各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