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医学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4),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医学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4),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的药物是
  A. 玄参 
  B. 苦参 
  C. 丹参 
  D. 太子参 
  E. 西洋参 
 
2. [单选题]咳嗽少痰,粘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恶风发热,舌质红少津,脉浮数或小数,此属何证
  A. 阴虚感冒 
  B. 风燥咳嗽 
  C. 肺痈初起 
  D. 风热咳嗽 
  E. 痰热咳嗽 
 
3. [单选题]甲亢患者症见:瘿肿质软、心悸不宁、心烦少寐,目眩手颤,纳亢消瘦,口干咽燥,恶热多汗。舌苔红,苔薄黄,脉细数。其证型是
  A. 肝胃阴虚证 
  B. 肝肾阴虚证 
  C. 肾肺阴虚证 
  D. 心肾阴虚证 
  E. 心肝阴虚证 
 
4. [单选题]肺痿,症见干咳少痰,咽痒气逆者,方选
  A. 清燥救肺汤 
  B. 竹叶石膏汤 
  C. 沙参麦冬汤 
  D. 知柏地黄丸 
  E. 桑白皮汤 
 
5. [多选题]既清实热,又清虚热的药物是
  A. 胡黄连 
  B. 知母、黄柏 
  C. 地骨皮、青蒿 
  D. 赤芍 
  E. 牡丹皮、生地 
 
6. [单选题]瘀血停胃胃痛,体倦乏力,舌淡,脉弱,常加何药
  A. 桃仁、红花 
  B. 茯苓、白术 
  C. 青皮、郁金 
  D. 人参、黄芪 
  E. 以上皆非 
 
7. [单选题]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A. 心 
  B. 脾 
  C. 肝 
  D. 肾 
  E. 肺 
 
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癃闭的特征
  A. 排尿困难 
  B. 小便点滴而出 
  C. 排尿疼痛 
  D. 小便闭塞不通 
  E. 甚至点滴全无 
 
9. [单选题]肺结核病人痰菌阳性,下列各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病灶具有活动性 
  B. 需要抗结核治疗 
  C. 需要接种卡介苗 
  D. 痰需消毒处理 
  E. 密切接触者定期体格检查 
 
10. [多选题]阳黄与阴黄的辨别是
  A. 病程的久暂 
  B. 黄色的明暗 
  C. 舌苔的黄白 
  D. 脉象的迟数 
  E. 目睛是否黄染 
 
11. [单选题]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宜选用的方剂是( )。
  A. 六味地黄丸 
  B. 大补阴丸 
  C. 一贯煎 
  D. 知柏地黄丸 
  E. 杞菊地黄丸 
 
12. [单选题]天王补心丹中的“三参”是
  A. 人参、丹参、党参 
  B. 丹参、玄参、党参 
  C. 人参、丹参、玄参 
  D. 人参、玄参、苦参 
  E. 丹参、苦参、海参 
 
13. [单选题]将昏厥分为尸厥、疾厥、酒厥、气厥等证的是
  A. 张仲景 
  B. 刘完素 
  C. 李杲 
  D. 张子和 
  E. 朱丹溪 
 
14. [单选题]当归与白芍均可用治的病证是
  A. 肝阳上亢 
  B. 月经不调 
  C. 水火烫伤 
  D. 跌打损伤 
  E. 肠燥便秘 
 
15. [单选题]关于消渴病的防治,下列哪项不正确
  A. 药物治疗 
  B. 避免精神紧张 
  C. 饮食清淡 
  D. 可不限饮食,但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E. 可多食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 
 
16.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增生性肠结核的表现( )
  A. 以腹痛、腹泻为主 
  B. 可有腹绞痛 
  C. 右下腹包块常见 
  D. 常并发肠梗阻 
  E. 常无结核中毒症状 
 
17. [单选题]患者,女,36岁。胃脘胀痛经治疗后来见好转,而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 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苦黄,脉弦数。治疗宜
  A. 柴胡疏肝散 
  B. 大柴胡汤 
  C. 逍遥散 
  D. 养胃汤 
  E. 化肝煎 
 
18. [单选题]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
  A. 羚羊角 
  B. 天麻 
  C. 钩藤 
  D. 牛黄 
  E. 远志 
 
19. [单选题]患者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应为
  A. 心气虚 
  B. 风湿袭表 
  C. 脾胃虚寒 
  D. 寒湿困脾 
  E. 寒邪直中 
 
20. [单选题]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
  A. 口糜 
  B. 鹅口疮 
  C. 口疮 
  D. 口噤 
  E. 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