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碘缺乏病"的概念是HEtzEl于哪年正式提出的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6-25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碘缺乏病"的概念是HEtzEl于哪年正式提出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疾病控制(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碘缺乏病"的概念是HEtzEl于哪年正式提出的

A. 1949年
B. 1978年
C. 1983年
D. 1990年
E. 1995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即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单选题]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分为

A. 3类
B. 4类
C. 5类
D. 6类
E. 7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属主要分为五大类: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②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③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④即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⑤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


[单选题]以下关于普查的错误叙述是

A. 普查耗费人物力,成本较高
B. 普查可以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C. 普查可以达到早期发现病人的目的
D. 通过普查可以得到某种疾病的发病率
E. 普查适用于有简单而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的疾病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属于和解剂的是( )

A. 小柴胡汤
B. 逍遥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四逆散
E. 痛泻要方

正确答案 :ABCD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x9megq.html
  •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着重提供的服务是 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误差,称为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弦脉主病有( )五行学说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解释体现在( )泄泻的最佳治疗原则是( )感染性休克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