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X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05   [手机版]    

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X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X9),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官修本草有

A. 《新修本草》
B. 《开宝本草》
C. 《证类本草》
D. 《嘉枯本草》
E. 《图经本草》


2. [多选题]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均可见到( )

A. 发热恶寒
B. 头痛
C. 无汗
D. 脉浮
E. 烦躁


3. [多选题]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病,其病位主要在(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4. [多选题]具有敛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 五味子
B. 罂粟壳
C. 诃子
D. 白果
E. 紫苏子


5. [多选题]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径犯阳明气分
B. 直入心营
C. 伤津耗气
D. 易兼夹湿邪
E. 易犯肺卫


6. [单选题]"脉浮紧者,宜以汗解之,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A.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
B. 假令尺中迟者
C. 若尺中脉微者
D. 脉沉迟者
E. 脉微弱者


7. [单选题]《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方法

A. 六经辨证
B. 脏腑辨证
C. 经络辨证
D. 八纲辨证
E. 卫气营血辨证


8. [多选题]防己与防风共有的功效是

A. 祛风湿
B. 止痹痛
C. 补肝肾,强筋骨
D. 利水消肿
E. 清热


9. [单选题]"太阳病,十日巳去,脉浮细而嗜卧者"说明

A. 病入阳明
B. 病仍在太阳
C. 病入少阳
D. 病入少阴
E. 表证已解


10. [单选题]太阳病,十日已去,设胸满胁痛者,宜选何方:

A. 小陷胸汤
B. 大陷胸汤
C. 大陷胸丸
D. 大柴胡汤
E. 小柴胡汤


11. [多选题]瘀滞子宫型产后腹痛的临床症状有

A. 腹痛拒按,得热痛减
B. 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暗有块
C. 发热恶寒
D. 舌质紫暗,脉沉紧
E. 以上都是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正治法( )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微者逆之
D. 甚者从之
E. 客者除之


13. [单选题]《本神》情志太过致病中,“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

A. 思虑太过
B. 愁忧过度
C. 悲哀动中
D. 盛怒不止
E. 恐惧过度


14. [多选题]秋燥病治疗不宜用( )

A. 甘寒
B. 苦寒
C. 苦燥
D. 柔润
E. 辛寒


15. [单选题]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粳,噫气不除者
E.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16.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是指

A. 标本兼治
B. 本急先治其本
C.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D. 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E. 以上均非


17. [单选题]春温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难经》
C. 《千金方》
D. 《伤寒补亡论》
E. 《温病条辨》


18.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治血痹"阴阳俱微"的方剂是

A. 薯蓣丸
B. 肾气丸
C. 黄芪桂枝五物汤
D. 天雄散
E. 小建中汤


19. [多选题]经行头痛的主要病因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情志内伤
B. 肝郁化火
C. 瘀血内阻
D. 素体血虚
E. 房劳多产


20. [多选题]下述哪些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反治法"?( )

A. 寒因热用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 甚者从之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xg0dzq.html
  • 下一篇:2024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职称正高真题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X9) 或已下,甚则齿黑唇裂,泌别失职证,汗出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剂为《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指的是治疗月经后期的正确治法选方有《温病条辨》中提出,方用温经汤 气滞证,治以理气行滞调经,方用乌药汤#必神昏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