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试卷(T6),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试卷(T6),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A. 形寒饮冷 
  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 用力过度,汗出浴 
  D. 愁忧思虑 
  E. 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2. [多选题]《温病条辨》中用青蒿鳖甲汤治疗的病症主要表现有( )
  A. 高热 
  B. 夜热早凉 
  C. 神昏 
  D. 热退无汗 
  E. 抽搐 
 
3. [单选题]一般不用于治疗胸痹病的方剂是
  A. 枳实薤白桂枝汤 
  B. 薏苡附子散 
  C. 栝蒌薤白半夏汤 
  D. 惹苡附子败酱散 
  E. 人参汤 
 
4. [单选题]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出现烦躁症状:
  A. 茯苓四逆汤证 
  B. 干姜附子汤证 
  C. 大承气汤证 
  D. 吴茱萸汤证 
  E. 桂枝人参汤证 
 
5. [多选题]正常月经期可出现下列哪些症状
  A. 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 
  B. 头痛,失眠 
  C. 精神抑郁 
  D. 便秘或腹泻 
  E. 一般无特殊症状 
 
6.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A. 表寒里热 
  B. 表里俱热 
  C. 表里俱寒 
  D. 热郁表里之间 
  E. 表热里寒 
 
7. [多选题]《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暝"的主要机理是( )
  A. 气血衰 
  B.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C. 肌肉枯,气道清 
  D. 五脏之气相搏 
  E.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8. [单选题]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A. 麻黄汤加葛根 
  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 麻桂合方加葛根 
  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9. [多选题]下列哪些证候类型可属于中焦病候?( )
  A. 湿热困脾 
  B. 邪结肠腑 
  C. 邪在少阳 
  D. 热郁胸膈 
  E. 胃热亢盛 
 
10. [多选题]胎盘由下列哪些组织构成
  A. 包蜕膜 
  B. 羊膜 
  C. 底蜕膜 
  D. 真蜕膜 
  E. 叶状绒毛膜 
 
11. [单选题]《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A. 火毒发黄证 
  B. 寒湿发黄证 
  C. 蓄血发黄证 
  D. 血虚发黄证 
  E. 湿热发黄证 
 
12. [多选题]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是
  A. 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为21% 
  B. 畸形胎儿为6%~8% 
  C. 巨大儿发生率高达25%~42% 
  D. 过月儿多 
  E. 早产发生率为10%~25% 
 
13. [多选题]春温“热郁胆腑”证的治法可选用( )
  A. 苦寒清热 
  B. 透邪外出 
  C. 宣郁透邪 
  D. 通腑泄热 
  E. 攻下热结 
 
14. [多选题]咳作为主证、或然证可见于。
  A. 小青龙汤证 
  B. 真武汤证 
  C. 四逆散证 
  D. 小柴胡汤证 
 
15. [单选题]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的方剂是
  A. 栝蒌薤白白酒汤 
  B. 栝蒌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16. [单选题]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E. 阴气衰,天癸竭 
 
17. [多选题]《历节病》篇论及历节病的病机包括( )
  A. 肝肾不足,水湿内浸 
  B. 阴血不足,风邪外袭 
  C. 气虚湿盛,汗出当风 
  D. 胃有蕴热,复感风湿 
  E. 虚劳干血,壅滞血脉 
 
18.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为
  A. 日西 
  B. 日中 
  C. 平旦 
  D. 晡时 
  E. 夜半 
 
19. [多选题]暑秽临床可见:( )
  A. 头痛而胀 
  B. 身发斑疹 
  C. 胸脘痞闷 
  D. 大便泄泻 
  E. 烦躁呕恶 
 
20. [单选题]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
  A. 大烦渴不解 
  B. 口渴欲少饮 
  C. 但欲漱水,不欲咽 
  D. 消渴不已 
  E. 渴欲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