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在线题库在线测评(S6),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中医全科卫生职称副高在线题库在线测评(S6),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治疗风湿热痹的药组是
  A. 黄柏、蚕沙 
  B. 木通、防己 
  C. 独活、威灵仙 
  D. 白鲜皮、薏苡仁 
  E. 忍冬藤、络石藤 
 
2. [多选题]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药物是( )
  A. 白头翁 
  B. 鱼腥草 
  C. 大青叶 
  D. 射干 
  E. 青黛 
 
3. [多选题]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是
  A. 阴阳失调 
  B. 少腹宿有瘀滞 
  C. 肾气不足 
  D. 脾气不足 
  E. 脾肺气虚 
 
4. [单选题]女患者,23岁,每于经期第一天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舌紫黯,脉弦。中医辨证为:
  A. 湿热下注 
  B. 寒湿凝滞 
  C. 阳虚内寒 
  D. 肝肾亏损 
  E. 气滞血瘀 
 
5. [单选题]病人"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是
  A. 脏气为邪气所改变 
  B. 胃热消谷 
  C. 食复的一种表现 
  D. 正胜邪退的征象 
 
6. [多选题]《金匮要略》根据病因,将黄疸病分类归为( )
  A. 黄汗 
  B. 谷疸 
  C. 酒疸 
  D. 女劳疸 
  E. 黑疸 
 
7. [单选题]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哪种原因转属阳明
  A. 发汗太过,损伤津液 
  B. 发汗不彻,邪热入里 
  C. 伤寒未经治疗,燥热转甚 
  D. 燥热之邪,盛于阳明 
  E. 少阳病误汗,利小便,津伤化燥 
 
8. [多选题]癫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有( )
  A. 畅达神机 
  B. 理气解郁 
  C. 养心安神 
  D. 豁痰息风 
  E. 移情易性 
 
9. [多选题]温邪的特异栓体现在( )
  A. 从外侵袭人体 
  B. 温热性质显著 
  C. 易消耗人体阴津 
  D. 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E. 直接导致精神异常 
 
10. [单选题]阳明经头痛,宜用
  A. 羌活 
  B. 白芷 
  C. 细辛 
  D. 防风 
  E. 荆芥 
 
11. [单选题]发热伴右上腹痛,墨菲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胆囊炎 
  B. 急性胃炎 
  C. 消化性溃疡 
  D. 急性阑尾炎 
  E. 急性胰腺炎 
 
12. [多选题]阿胶用治肺阴不足,劳嗽久咳,痰中带血者,是取其什么功效
  A. 补血 
  B. 止血 
  C. 凉血 
  D. 滋阴润燥 
  E. 补脾益肺 
 
13. [单选题]下列各穴,不属于络穴的是:
  A. 列缺 
  B. 通里 
  C. 阳池 
  D. 偏历 
  E. 光明 
 
14. [单选题]骨折整复标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所有骨折都应争取达到解剖复位 
  B. 关节内骨折应达到解剖复位 
  C. 上肢骨折对力线要求不高 
  D. 下肢骨折主要恢复负重功能 
  E. 骨骺损伤不必复位,可自行矫正 
 
15. [多选题]肱骨干中1/3骨折后,导致远断端移位的肌肉有( )
  A. 胸大肌 
  B. 三角肌 
  C. 喙肱肌 
  D. 肱二头肌 
  E. 肱三头肌 
 
16. [单选题]形成神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 津液 
  B. 精液 
  C. 血液 
  D. 营气 
  E. 气血 
 
17. [单选题]关于虚厥治疗错误的是
  A. 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 
  B. 通过补益元气,回阳救逆而防脱 
  C. 失血者应配合止血、补血 
  D. 失津过多配合补液 
  E. 补益方中加辛香开窍之品 
 
1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天麻钩藤饮的组成
  A. 天麻、钩藤 
  B. 石决明、杜仲、川牛膝 
  C. 桑寄生、栀子、黄芩 
  D. 夜交藤、益母草、朱茯神 
  E. 半夏、夏枯草 
 
19. [单选题]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物组成相同,其药量不同的地方是
  A. 前者甘草、附子用量比后者大 
  B. 前者干姜用量比后者小 
  C. 前者用生附子,后者用炮附子 
  D. 前者附子用量大,后者干姜用量大 
  E. 前者干姜、生附子比后者用量大 
 
20. [单选题]对鼻衄的护理要点不包括( )。
  A. 安定病人情绪 
  B. 取半卧位 
  C. 取平卧位 
  D. 忌辛辣刺激食物 
  E. 减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