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S9),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
A. 自然因素
B. 生物因素
C. 经济状况
D. 医疗条件
E. 个人生活习惯
2. [多选题]巧克力血平板常用于培养的细菌是
A. 肺炎链球菌
B. 淋病奈瑟菌
C. 脑膜炎奈瑟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嗜血杆菌
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疥螨的防治原则 ( )
A.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疥疮患者接触
B. 对患者的衣服应及时消毒处理
C. 沐浴后要要用硫磺软膏涂擦患处
D.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误食疥螨卵
E. 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4. [多选题]阴道分泌物中的线索细胞
A. 是细胞内寄生了大量加特纳菌的阴道鳞状上皮细胞
B. 表面粗糙
C. 外形模糊不清
D. 边缘呈锯齿状
E. 有助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炎
5. [多选题]可疑痢疾患者做粪便细菌培养时应注意( )。
A. 避免被尿液污染
B. 采样后立即送检
C. 采取带脓血或黏液的粪便
D. 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在30%甘油缓冲液中
E. 应立即涂片做革兰染色
6. [多选题]支原体细胞膜抗原结构的组成是 ( )
A. 胆固醇
B. 多肽
C. 糖脂
D. 蛋白质
E. 肽聚糖
7. [多选题]血糖正常,而尿糖增高的情况可见于
A. 慢性肾炎
B. 甲亢
C. 先天性肾性糖尿
D. 肾病综合症
E. Fanconi综合征
8. [多选题]隐性感染的特点是( )。
A. 可诱导产生Tm、Bm细胞
B. 可作为传染源
C. 不产生临床症状
D. 可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
E. 不排出病毒
9. [多选题]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是 ( )
A.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B.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C.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D.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E.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10. [多选题]可用外斐反应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A. 变形杆菌感染
B. 斑疹伤寒
C. 回归热
D. 恙虫病
E. 腺热
11. [多选题]下面关于菌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多数地区以痢疾志贺菌流行占首位
B. 4型志贺菌死亡后均可释放内毒素
C. 志贺菌在体外生存力较强
D.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E. 菌痢的好发年龄为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
12. [多选题]关于霍乱弧菌,叙述正确的是
A. O1群有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之分
B. 部分对庆大霉素敏感
C.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可用于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的鉴别
D.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
E. 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13. [多选题]病毒包涵体可作为 ( )
A. 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志之一
B. 衡量病毒颗粒数量的方法之一
C.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D. 某些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E. 鉴定病毒必须的依据之一
14. [多选题]关于霍乱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B. 只需少量细菌(102~103)即可使人感染发病
C. 细菌入侵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损伤肠壁
D. 为人畜共患病
E. 致病是通过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
15. [多选题]在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
A. 干扰素
B. 致敏T细胞
C. 中和抗体
D. 中性粒细胞
E. 抗毒素
16. [多选题]正常血细胞POX反应,结果错误的是
A. 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
B. 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
C. 大多数单核细胞系统的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
D. 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
E. 浆细胞、组织细胞呈阴性
17. [多选题]关于条件致病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起的感染最常发生于医院内的各种重症患者
B. 绝大多数对健康个体并无致病
C. 致病性、传染性较强
D. 大都存在于人体内,环境较少
E. 要引起感染通常需要先在人体内繁殖增长到较大的量时才致病
18. [多选题]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肝脏疾病为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脂肪肝
E. 胆石症
19. [多选题]实验室对血培养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和评估内容包括
A. 必须参考大量设计合理、有可比性的临床评价
B. 要考虑实用性
C. 要考虑仪器和试剂的费用、厂家技术支持
D. 要考虑系统和软件操作难度
E. 商品化血培养系统性能可靠,无须进行评价
20. [多选题]关于伤寒,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常无明显畏寒寒战
B. 体温呈阶梯状上升
C. 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
D. 相对缓脉
E. 神经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