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执业医师考试宝典中西医助理医师资格冲刺密卷单选题正确答案(X1),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 手小指端 
  B. 足大趾内端 
  C. 心中 
  D. 肺中 
  E. 胸中 
 
2. [单选题]在中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
  A. 病毒性肝炎 
  B. 慢性酒精中毒 
  C.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D. 胆汁淤积 
  E. 遗传代谢性疾病 
 
3. [单选题]一侧胸腔积液的表现是( )
  A. 肺野大片致密,胸廓塌陷,纵隔向患侧移位 
  B. 肺野大片致密,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 
  C. 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 
  D. 肺野透亮度增加 
  E. 一侧肺野团块状阴影 
 
4. [单选题]下列各项,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的是( )
  A. 六淫 
  B. 疠气 
  C. 七情内伤 
  D. 劳逸失度 
  E. 饮食失宜 
 
5. [单选题]女性肝硬化患者,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不孕、蜘蛛痣等的原因是
  A. 垂体功能减低 
  B. 雌激素过多 
  C. 雄激素过多 
  D.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 
  E. 雄激素过少 
 
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周围血管征的是( )
  A. 水冲脉 
  B. 枪击音 
  C. Duroziez双重杂音 
  D. 颈静脉搏动 
  E. 毛细血管搏动征 
 
7. [单选题]镇肝熄风汤中重用生怀牛膝的主要用意是
  A. 补益肝肾 
  B. 活血利水 
  C. 祛瘀通经 
  D. 引血下行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下列关于叶状绒毛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 
  B. 是胎盘最里层 
  C. 是胎盘母体部分 
  D. 具有一定弹性 
  E. 无血管、神经及淋巴 
 
9. [单选题]医学道德的原则不包括
  A. 不伤害原则 
  B. 有利原则 
  C. 公正原则 
  D. 尊重原则 
  E. 公平原则 
 
10. [单选题]具有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功效的药物是( )
  A. 青皮 
  B. 檀香 
  C. 川楝子 
  D. 乌药 
  E. 薤白 
 
11. [单选题]上述各项,属于小肠生理机能的是( )
  A. 主贮藏胆汁 
  B. 主受纳水谷 
  C. 主腐熟水谷 
  D. 主受盛化物 
  E. 主传化糟粕 
 
12. [单选题]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 )
  A.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D.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1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产后尿潴留气虚证主要症状的是
  A. 小腹胀急疼痛 
  B. 产后小便不通 
  C. 面色晦黯 
  D. 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E. 气短懒言 
 
14.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于( )
  A. 阴病治阳 
  B. 阳病治阴 
  C. 热者寒之 
  D. 寒者热之 
  E. 阳中求阴 
 
15. [单选题]牛黄的功效是( )
  A. 祛痰开窍,息风定惊 
  B. 祛痰开窍,消肿止痛 
  C. 祛痰开窍,通经活络 
  D. 祛痰开窍,宁心安神 
  E. 祛痰开窍,养心安神 
 
16. [单选题]乙型脑炎常出现( )
  A. 高热、昏迷、惊厥 
  B. 高热、头痛、黄疸 
  C. 高热、头痛、腓肠肌压痛 
  D. 高热、抽搐、昏迷、休克 
  E. 高热、头痛、皮肤出血点 
 
17. [单选题]下列各项,对蛔虫的诊断最有意义的症状是( )
  A. 饮食不洁 
  B. 反复腹痛 
  C. 吐蛔、排蛔 
  D. 肛周瘙痒 
  E. 夜间磨牙 
 
18. [单选题]患者,男,46岁。腹痛腹泻2天,且泻10余次水便,经治已缓,目前口渴心烦,皮肤干瘪,眼窝凹陷,口渴欲饮,舌淡白苔薄黄,脉细无力,其证属于( )
  A. 津液亏虚证 
  B. 阴虚证 
  C. 亡阴证 
  D. 凉燥证 
  E. 温燥证 
 
19. [单选题]患者,男,30岁。5天前有不洁性生活史,昨天发现尿道口红肿发痒,轻度刺痛,排尿不适,今晨排尿时尿道外口刺痛灼热,排尿后减轻,尿道口有黄色黏稠的脓性分泌物。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 梅毒 
  B. 淋病 
  C. 尖锐湿疣 
  D. 慢性前列腺炎 
  E. 前列腺增生症 
 
20. [单选题]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空痛者,多属( )
  A. 气滞血瘀 
  B. 阳虚寒凝 
  C. 精血亏虚 
  D. 肝气郁结 
  E. 脾阳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