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内科副高职称冲刺密卷单选题解析(U8),更多口腔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内科副高职称冲刺密卷单选题解析(U8),更多口腔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唾液的哪种作用可促进龋的发生
  A. 黏滞度高 
  B. 溶菌酶含量高 
  C. 流量和流速高 
  D. 缓冲能力高 
  E. 再矿化能力高 
 
2. [多选题]疑为霍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泻,所采集的粪便应置于何种培养基
  A. 碱性蛋白胨水 
  B. Mac培养基 
  C. 卡-布运送培养液 
  D. 巧克力培养基 
  E. SS培养基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年轻恒牙的特征 ( )
  A. 牙本质小管粗大 
  B. 髓角高、髓腔大 
  C. 神经丰富 
  D. 血管丰富、修复能力强 
  E. 以上都是 
 
4. [单选题]当肾病患者的血浆尿素氮和肌酐开始升高时,内生肌酐清除率至少降低
  A. 10% 
  B. 50% 
  C. 30% 
  D. 40% 
  E. 20% 
 
5. [单选题]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 吸烟 
  B. 腔卫生状态 
  C. 糖尿病 
  D. 精神压力 
  E. 包括以上各项 
 
6. [多选题]严重肝病患者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
  A. 血小板减少 
  B. 肝素生成减少或灭活障碍 
  C. 容易并发DIC 
  D. 纤溶物质清除能力下降 
  E. 凝血因子合成严重减少 
 
7. [多选题]五苓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茯苓 
  B. 猪苓 
  C. 泽泻 
  D. 白术 
  E. 桂枝 
 
8. [多选题]气与津液的关系可表现为( )
  A. 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津能摄气 
 
9. [多选题]关于梅毒,叙述正确的有
  A. 梅毒的致病菌是密螺旋体 
  B. 人类是梅毒致病菌的唯一自然宿主 
  C. 梅毒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及非性接触传播 
  D. 治疗梅毒首选药为红霉素 
  E. 哈钦森三联征包括哈钦森牙、间质性角膜炎和神经性耳聋 
 
10. [单选题]在偏光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由于晶体脱矿而形成的孔隙,在暗层中所占的比例为
  A. 1% 
  B. 2%~4% 
  C. 5%~25% 
  D. 30% 
  E. 50% 
 
11. [多选题]龋病的病变类型有
  A. 慢性龋 
  B. 继发性龋 
  C. 静止龋 
  D. 急性龋 
  E. 窝沟龋 
 
12. [单选题]放置失活剂错误的方法是
  A. 暴露穿髓孔,直径约为0.5~1mm 
  B. 用氧化锌膏严密加压封堵 
  C. 对于邻面龋洞应防止失活剂外溢 
  D. 掌握失活时间 
  E. 封药后疼痛较严重时,应重新开放 
 
13. [单选题]广泛用于前牙审美修复的复合树脂是
  A. 传统型 
  B. 超微型 
  C. 大颗粒型 
  D. 小颗粒型 
  E. 混合型 
 
14. [单选题]牙本质龋时,最先发生的牙本质变化是
  A. 崩解 
  B. 小管扩张 
  C. 脱钙 
  D. 脂肪变性 
  E. 细菌侵入 
 
15. [单选题]在推拿手法中,常与搓法、捻法一同配合运用,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 )
  A. 推法 
  B. 捏法 
  C. 抖法 
  D. 摇法 
  E. 拿法 
 
16. [单选题]鉴别深龋和牙髓炎时,用冰条做温度测验应避免
  A. 隔离唾液 
  B. 干燥牙面 
  C. 融化冰水接触牙龈 
  D. 冰条置于颊面中1/3 
  E. 选对照牙 
 
17. [单选题]无需PCR扩增即可识10μl血液中镰刀状细胞贫血病人株蛋白基因的点突变,具有足够敏感性的是
  A. SSCP 
  B. DNA印迹 
  C. LCR 
  D. RFLP 
  E. FISH 
 
18. [单选题]游走性舌炎病损区突出的病理变化的是 ( )
  A. 丝状乳头萎缩 
  B. 菌状乳头增生 
  C. 轮廓乳头增生 
  D. 叶状乳头增生 
  E. 以上均是 
 
19. [单选题]牙周炎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不包括 ( )
  A. 培养技术 
  B. 涂片检查法 
  C. 免疫学技术 
  D. DNA探针 
  E. 龈沟液定量测定 
 
20. [单选题]咀嚼运动的意义有下面几点,除了
  A. 促进发育和消化功能 
  B. 粉碎食物,增强味觉 
  C. 自洁作用 
  D. 满足食欲 
  E. 进食的惟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