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中医临床三基2024冲刺密卷剖析(U9),更多中医临床三基考试(医师三基)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学三基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中医临床三基2024冲刺密卷剖析(U9),更多中医临床三基考试(医师三基)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学三基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暑湿而致恶寒发热,脘满吐泻宜选( )
  A. 滑石 
  B. 香薷 
  C. 藿香 
  D. 绿豆 
  E. 金银花 
 
2. [单选题]在中心注视点外约15°处水平位略偏下有一垂直椭圆形的视野缺损,称为
  A. 生理盲点 
  B. 视盘 
  C. 中心暗点 
  D. 视野缩小 
  E. 环形暗点 
 
3. [单选题]心包穿刺抽液首次最多不应超过
  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400mL 
  E. 500mL 
 
4. [单选题]一胆绞痛患者用阿托品解痉后出现口干、心悸等反应,这种反应称为( )
  A. 继发作用 
  B. 后遗效应 
  C. 过敏反应 
  D. 副作用 
  E. 毒性反应 
 
5. [单选题]全身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
  A. 心肌 
  B. 肝 
  C. 肾 
  D. 肺 
  E. 脂肪组织 
 
6. [多选题]清代叶天士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是( )
  A. 创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B. 发展丰富了温病学诊法 
  C. 制定温病各阶段治疗大法 
  D. 《临证指南医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E. 编著《温热经纬》是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献 
 
7. [单选题]寒疟的临床特征是( )
  A. 寒多热少,休作有时 
  B. 寒热往来,休作无时 
  C. 寒战壮热,休作无时 
  D. 寒战壮热,休作有时 
  E. 热多寒少,休作有时 
 
8. [多选题]胸痹治疗中的通法,包括
  A. 疏表散寒法 
  B. 芳香温通法 
  C. 宣痹通阳法 
  D. 活血化瘀法 
  E. 理气散结法 
 
9.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证属表郁轻证( )
  A. 柴胡桂枝汤证 
  B.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C.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D.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E. 桂枝新加汤证 
 
10. [单选题]提出烧灼断脐法预防初生儿脐风的著作是
  A. 《幼幼新书》 
  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C. 《全幼心鉴》 
  D. 《保婴撮要》 
  E. 《婴童百问》 
 
11. [单选题]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针经》 
  D.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E. 《针灸甲乙经》 
 
12. [单选题]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几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 5小时 
  B. 6小时 
  C. 7小时 
  D. 8小时 
  E. 9小时 
 
13. [单选题]测量体温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 腋温法测量10分钟后读数 
  B. 腋温法测量时需将水银柱置于患者腋窝顶部,紧贴皮肤 
  C. 口温法测量3分钟后方可读数 
  D. 肛温法测量5分钟后读数 
  E. 肛温法多用于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 
 
14. [多选题]属精亏神衰失神表现的是( )
  A.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 
  B. 两目晦暗,呼吸气微 
  C. 壮热烦躁,四肢抽搐 
  D.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 
  E. 形体羸瘦,动作艰难 
 
15. [单选题]有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作用的是
  A. 酊剂 
  B. 溶液 
  C. 洗剂 
  D. 软膏 
  E. 粉剂 
 
16. [单选题]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 2:1 
  B. 5:1 
  C. 8:3 
  D. 6:1 
  E. 1:1 
 
17. [单选题]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应用药物使其变为-80mV,即细胞发生了
  A. 除极化 
  B. 复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极化 
 
18. [单选题]战国至唐代是温病学发展的( )
  A. 成长时期 
  B. 萌芽时期 
  C. 形成时期 
  D. 停滞时期 
  E. 继续发展时期 
 
19. [单选题]表示药物作用趋势的药性理论是
  A. 四气 
  B. 五味 
  C. 归经 
  D. 毒性 
  E. 升降浮沉 
 
20. [单选题]现场心肺复苏的禁忌证,不包括
  A. 胸壁开放性损伤 
  B. 肋骨骨折 
  C. 胸廓畸形 
  D. 心脏压塞 
  E. 心室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