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卷(V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卷(V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医务人员在确定辅助检查项目后,必须做到
  A. 只要有益于治疗,医生可以做出决定 
  B. 向病人解释清楚检查的危险性 
  C. 使病人知情同意,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尊重被检查者 
  D. 因治病需要,无需向病人说明检查项目的经济负担 
  E. 只要检查目的明确,无需说明解释 
 
2. [单选题]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其病机属
  A. 肝气郁结 
  B. 瘀血内阻 
  C. 肝经气血郁滞 
  D. 水停胸胁 
  E. 饮阻胸膈 
 
3. [单选题]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游离腹水的量是
  A. 500mL以上 
  B. 800mL以上 
  C. 1000mL以上 
  D. 1500mL以上 
  E. 2000mL以上 
 
4. [单选题]患者,男,5岁。面色萎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首选药物是
  A. 使君子 
  B. 乌梅 
  C. 牵牛子 
  D. 槟榔 
  E. 苦楝皮 
 
5. [单选题]茯苓与薏苡仁的共同功效是
  A. 利水渗湿,安神 
  B. 利水渗湿,除痹 
  C. 利水渗湿,通乳 
  D. 利水渗湿,解毒 
  E. 利水渗湿,健脾 
 
6. [单选题]患者产后不久,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而口不渴,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缓,其治疗宜用
  A. 五苓散 
  B. 甘遂半夏汤 
  C. 抵当汤 
  D. 土瓜根散 
  E. 大黄甘遂汤 
 
7. [单选题]远志具有的功效是
  A. 润肠通便 
  B. 生津敛汗 
  C. 解郁舒肝 
  D. 消散痈肿 
  E. 利尿通淋 
 
8. [单选题]医疗伤害之一指的是
  A. 技术性人为伤害 
  B. 技术性、行为性、经济性伤害 
  C. 技术性人身伤害 
  D. 技术性行为伤害 
  E. 技术性经济伤害 
 
9. [单选题]血生脾是指
  A. 脾统血 
  B. 火生土 
  C. 血生于脾 
  D. 血病治脾 
  E.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0. [单选题]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此属
  A. 气虚证 
  B. 阳虚证 
  C. 阴虚证 
  D. 血虚证 
  E. 气滞证 
 
11. [单选题]卫生法中行政责任的构成须具备的条件正确的是
  A. 行为人的主观只能是故意 
  B. 行为人的主观只能是过失 
  C. 违法失职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D. 违反卫生法中行政管理方面法律规定的义务 
  E. 违法失职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 
 
12. [单选题]生命神圣与价值原则既是生物医学伦理学也是一般伦理学的
  A. 指导方针 
  B. 最基本的要求 
  C. 医德规范 
  D. 最基本的原则 
  E. 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 
 
13. [单选题]治疗实热积滞燥结难下,首选的药物是
  A. 通草 
  B. 巴豆 
  C. 芒硝 
  D. 商陆 
  E. 火麻仁 
 
14. [单选题]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功效的药物是
  A. 瓦楞子 
  B. 牡蛎 
  C. 乌贼骨 
  D. 赤石脂 
  E. 禹余粮 
 
15. [单选题]善于温肺化饮,治疗寒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的药组是
  A. 附子、细辛 
  B. 附子、干姜 
  C. 干姜、细辛 
  D. 干姜、吴茱萸 
  E. 吴茱萸、细辛 
 
16. [单选题]违法主体因其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称为
  A. 法律制裁 
  B. 法律责任 
  C. 违法行为 
  D. 制裁措施 
  E. 依法制裁 
 
17. [单选题]"阴胜则阳病"的理论基础是
  A. 阴阳的对立制约 
  B. 阴阳的相互依存 
  C. 阴阳的相互促进 
  D. 阴阳的相互转化 
  E. 阴阳的相互为用 
 
18. [单选题]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的是
  A.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C.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D. 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E. 阴阳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 
 
19.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符合表证的临床特征
  A. 恶寒发热 
  B. 头身疼痛 
  C. 腹中冷痛 
  D. 咽痛咳嗽 
  E. 苔白脉浮 
 
20. [单选题]乌头汤中用白蜜,主要目的是
  A. 调和药性 
  B. 润肠通便 
  C. 解乌头之毒 
  D. 和里缓急 
  E. 缓急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