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胸心外科正高卫生职称终极考试模拟试卷(W6),更多胸心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胸心外科正高卫生职称终极考试模拟试卷(W6),更多胸心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一妇人,25岁,怀孕2个月,恶心,呕吐不食,口淡,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A. 四君子汤 
  B. 六君子汤 
  C. 陈夏六君汤 
  D. 香砂六君子汤 
  E. 参苓白术散 
 
2. [单选题]小儿惊风多见( )
  A. 面色淡青或青黑 
  B. 面色与口唇青紫 
  C. 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 面色青黄无华 
  E. 满面通红 
 
3. [多选题]导致红斑狼疮病人出血的原因有
  A.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B. 血小板严重减少 
  C. 凝血酶原缺乏 
  D. 原发性纤溶亢进 
  E. 狼疮样抗凝物质过多 
 
4.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病机为( )
  A. 邪实正虚 
  B. 邪实正不虚 
  C. 邪实 
  D. 正虚 
  E. 邪不实正不虚 
 
5. [单选题]治疗中消应选用的处方是( )
  A. 消渴方 
  B. 玉女煎 
  C. 沙参麦冬饮 
  D. 六味地黄丸 
  E. 肾气丸 
 
6. [多选题]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包括( )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量 
  C. 防止出血 
  D. 生成血液 
  E. 推行血液 
 
7. [多选题]主动脉球囊反搏的作用机理是
  A. 降低心脏前负荷 
  B. 降低心脏后负荷 
  C. 替代心脏做功 
  D. 增加心肌供血 
  E. 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 
 
8. [单选题]黄疸病证治疗中,热重于湿应注意( )
  A. 化湿护阳 
  B. 扶正固本 
  C. 清热护阴 
  D. 清热利湿 
  E. 清热养胃 
 
9. [多选题]保和丸可用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饮食积滞型胃痛 
  B. 痰气郁结型郁证 
  C. 痰热扰心型不寐 
  D. 食滞肠胃型泄泻 
  E. 痰浊阻肺型咳嗽 
 
10. [多选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
  A. 解释生理现象 
  B. 解释病理传变 
  C. 指导诊断疾病 
  D. 说明事物之间变化 
  E. 指导临床治疗 
 
11.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要点有( )
  A. 经期不定 
  B.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 
  C. 经乱连续3个周期 
  D. 经量过多 
  E. 经期延长 
 
12. [多选题]可使血清尿素氮升高,但肌酐不升高的有
  A.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前性少尿 
  B. 上消化道出血 
  C. 严重创伤 
  D. 高蛋白饮食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13. [多选题]下述哪项是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
  A. 支气管残端处理不当 
  B. 术后患者咳嗽 
  C. 支气管残端残留阳性 
  D. 支气管残端感染 
  E. 术后胸腔感染 
 
14. [多选题]Norwood I 期手术中,重建肺动脉血流的方法有
  A. Sano分流 
  B. 改良BT分流 
  C. 心包管道连接 
  D. RVOT补片 
  E. 双向Glenn手术 
 
1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水泛滥证水肿的表现的是( )
  A. 水肿由眼睑很快发展至全身 
  B. 有恶风寒发热等 
  C. 脉浮紧 
  D. 舌苔白腻 
  E. 或咳嗽喘促 
 
16. [多选题]肺转移瘤的CT表现是
  A. 两肺多发小结节影 
  B. 好发于两肺中下野 
  C. 密度较均匀 
  D. 边缘多有毛刺 
  E. 可形成空洞 
 
17. [单选题]瘀血腰痛,治宜选用( )
  A. 身痛逐瘀汤 
  B. 补中益气汤 
  C. 血府逐瘀汤 
  D. 膈下逐瘀汤 
  E. 少腹逐瘀汤 
 
18. [多选题]在标本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D.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E.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19.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时的救治包括
  A. 改善微循环 
  B. 去除病因及感染灶 
  C.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D. 必要时应用足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E. 营养支持 
 
20. [多选题]病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更改的理由 
  B. 医师讨论分析意见 
  C. 重要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D. 上级医生的查房意见和会诊意见 
  E. 所采用的诊疗措施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