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好发于每年中的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8-11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好发于每年中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好发于每年中的

A. 6、7、8月
B. 4、5、6月
C. 7、8、9月
D. 8、9、10月
E. 9、10、11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温阳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 )

A. 右归丸
B. 托里消毒散
C. 金匮肾气丸
D. 神功内托散
E. 四君子汤

正确答案 :D

解析:温阳托毒法常用神功内托散。


[单选题]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称为( )

A. 病色
B. 主色
C. 客色
D. 常色
E. 善色

正确答案 :B

解析: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


[单选题]对于乳岩的治疗,原则上以下列哪项为主

A. 化疗
B. 放疗
C. 中药
D. 手术
E. 免疫治疗

正确答案 :D

解析:早期诊断是乳岩治疗的关键。原则上以手术为主,中医药治疗多用于晚期患者。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A. 藜芦与赤芍
B. 川贝母与川乌
C. 硫黄与厚朴
D. 水银与砒霜
E. 肉桂与赤石脂

正确答案 :C

解析: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单选题]患儿,10个月。于出生4个月添加辅食时出现泄泻,纳差,形体日渐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发黄,烦躁哭闹,夜眠不安,腹大如鼓,喜揉眉挖鼻,吮指磨牙,舌质淡,苔腻,指纹紫滞。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肥儿丸
B. 八珍汤
C. 六君子汤
D. 四君子汤
E. 资生健脾丸

正确答案 :A

解析:根据该患儿的症候可诊断为疳积,因患儿纳差,形体日渐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发黄,烦躁哭闹,夜眠不安,腹大如鼓,喜揉眉挖鼻,吮指磨牙,舌质淡,苔腻,指纹紫滞。肥儿丸能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八珍汤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临床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也可用于干疳,但该患儿不属于干疳。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四君子汤为补益剂,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资生健脾丸主要用于疳气,疳气的症候为形体略较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或能食善饥,大便于稀不调,精神欠佳,易发脾气,舌淡红,苔薄微腻,脉细。所以治疗疳积应首选的方剂是肥儿丸,本题选A。


[单选题]有关SARS肺病理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早期可见肺水肿
B. 肺透明膜形成
C. 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D. 早期常可见到肺泡内渗出物的机化
E. 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绝大部分患者在起病早期即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多呈斑片状或网状改变。起病初期常呈单灶病变,短期内病灶迅速增多,常累及双肺或单肺多叶。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双肺周边区域累及较为常见。对于胸片无病变而临床又怀疑为本病的患者,1~2天内要复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以玻璃样改变最多见。肺部阴影吸收、消散较慢;阴影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有时可不一致。


[单选题]腰痛病的基本病机是

A. 风、寒、湿邪痹阻经脉
B. 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C. 肾精亏虚,腰府失养
D. 劳力扭伤,经脉不通
E. 气滞血瘀,经脉不通

正确答案 :B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xgvx03.html
  • 下一篇: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热痰风演变,不正确的阐述是 肢厥,耳聋,心中憺憺大动,软坚散结。故选普济消毒饮。足厥阴肝经:……上行膝内侧,上达小腹,辨证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治宜疏风通络,以低热而多间歇,起病缓慢,脏腑组织失却滋润,则必从燥化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