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毒理高级职称(副高)2024考试真题考情分析(Q7),更多卫生毒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对原生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动物生活影响的环境 
  B. 原生环境是原来就存在于自然界的环境 
  C.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人类生活的影响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D. 原生环境对人类总是有益的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性有关
  A. 接触性质 
  B. 接触方式 
  C. 接触时间 
  D. 接触机会 
  E. 接触毒物浓度 
 
3. [多选题]常用的定量调查方法有
  A. 观察法 
  B. 信访法 
  C. 专题小组讨论 
  D. 结构式访谈 
  E. 自填问卷法 
 
4. [多选题]下述哪些属于严重急性职业病事故
  A. 同时发生三例以上急性中毒 
  B. 发生一例急性中毒死亡 
  C. 发生一例职业性炭疽 
  D. 发生二例急性中毒 
  E. 发生一例急性中毒 
 
5.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A. 生脉散 
  B. 玉屏风散 
  C. 小蓟饮子 
  D. 越鞠丸 
  E. 柴胡疏肝散 
 
6.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进行免疫毒性检测得
  A. 淋巴细胞增值反应 
  B.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 
  C. 宿主抵抗力实验 
  D. 巨噬细胞功能实验 
  E. 细胞恶性转化实验 
 
7. [单选题]正常清醒状态下脑组织的氧代谢水平与其他器官比较
  A. 高于其他器官 
  B. 与其他器官相似 
  C. 略低于其他器官 
  D. 显著低于其他器官代谢率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 [单选题]高浓度过氧乙酸不具有哪种危害
  A. 对金属的腐蚀性 
  B. 对皮肤的刺激性 
  C. 对呼吸系统的刺激性 
  D. 长期残留毒性 
  E. 易爆性 
 
9. [单选题]时行感冒热毒症状明显,且多人同时发病,症状相类,当以银翘散加以下药物中的( )
  A. 益气药 
  B. 辛温解表药 
  C. 攻里药 
  D. 清热解毒药 
  E. 宣肺解表药 
 
10. [单选题]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喜 
  B. 过思 
  C. 过怒 
  D. 过恐 
  E. 过悲 
 
11. [单选题]复方消毒剂中主要用于改进其他性能,而不需要提高杀菌效果的成分为
  A. 酸碱调节剂 
  B. 表面活性剂 
  C. 激发剂 
  D. 稳定剂 
  E. 增效剂 
 
12. [单选题]病毒感染的治疗一般用
  A. 抗生素 
  B. 免疫球蛋白 
  C. 输血 
  D. 干扰素 
  E. 阿司匹林 
 
13. [多选题]铀加工过程中的辐射防护措施有
  A. 密闭 
  B. 通风 
  C. 人员的防护 
  D. 预防物料泄露事故 
  E. 预防核临界事故 
 
14. [单选题]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是转变成
  A. 二氢胆固醇 
  B. 胆汁酸 
  C. 类固醇激素 
  D. 胆固醇酯 
  E. 维生素D3 
 
15. [单选题]Q值,又称温度系数,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消毒时
  A. 系数越小,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越短 
  B. 系数越小,温度效应不明显,消毒时间越短 
  C. 系数越大,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越短 
  D. 系数越大,温度效应不明显,消毒时间越长 
  E. 系数越大,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不变 
 
16. [单选题]我国规定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用于自制品不得超过
  A. 0.3g/kg 
  B. 0.03g/kg 
  C. 3mg/kg 
  D. 0.3mg/kg 
  E. 0.03 mg/kg 
 
17. [单选题]关于酶必需基团的正确叙述是
  A. 所有的功能基团 
  B. 疏水基团 
  C. 亲水基团 
  D. 能结合底物、辅酶(基)的功能基团 
  E. 与酶活性有关的功能基团 
 
18. [单选题]肢体屈伸不利的症状与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的是( )
  A. 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肢体失于温养 
  B.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畅 
  C. 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肢体失于温养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19.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
  A. 限制 
  B. 匹配 
  C. 随机化 
  D. 分层分析 
  E. 研究对象有代表性 
 
20. [单选题]在下列何种条件下,碘的杀菌作用最强
  A. pH值降低,酸性条件,有机物较少 
  B. pH值增加,碱性条件,有机物较少 
  C. pH值为中性,有机物较少 
  D. pH值降低,酸性条件,有机物增加 
  E. pH值增加,碱性条件,有机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