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免疫学副高卫高效提分考试试题(Q5),更多临床免疫(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与MGUS的鉴别诊断要点包括
A. 贫血程度(轻/重)
B. 溶骨性病变(有/无)
C. 骨髓相浆细胞比例(多/少)
D. 免疫固定电泳鉴定M蛋白带(有/无)
E. M蛋白含量(高/低)
2. [单选题]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解释( )
A. 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无特异性
B. 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
C. 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
D. 抗体2对二硫键有特异性
E. B和C正确
3. [单选题]血清甘油三酯的平均生物学变异为( )
A. 6.1%~11%
B. 23%~40%
C. 7%~12%
D. 9.5%
E. 7%~8%
4. [单选题]下列关于双向MLC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以刺激指数作为判断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指标
B. 各自的淋巴细胞既是刺激细胞又是反应细胞
C. 本法能判定型别
D. 本法只能说明供受体HLA-D抗原配合程度
E. 器官移植时,应选MLC最弱的人作为供者
5. [单选题]下列炎症因子中引起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是
A. 前列腺素类
B. 血小板激活因子
C. 白三烯类
D. 组胺
E. 造血生长因子
6.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
A. 多为良性病变
B. 常可以自愈
C. 外周血中可无M蛋白
D. 一般无贫血
E. 以上都不对
7. [单选题]环孢素A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是抑制( )
A. 造血干细胞
B. K细胞
C. B细胞
D. T细胞
E. NK细胞
8. [单选题]艾滋病病人典型的进展从感染到发病为几年
A. 4~7
B. 5~7
C. 6~8
D. 7~9
E. 8~10
9. [单选题]CH50试验是以什么作为判断终点
A. 25%溶血
B. 50%溶血
C. 75%溶血
D. 80%溶血
E. 100%溶血
10. [单选题]FITC的最大吸收光谱和最大发射光谱分别为
A. 490~495 nm、520~530 nm
B. 390~395 nm、520~530 nm
C. 590~595 nm、520~530 nm
D. 490~495 nm、620~630 nm
E. 390~395 nm、620~630 nm
11. [多选题]霍乱弧菌的特性为
A. 在庆大霉素琼脂上为灰褐色菌落
B. 可在无盐环境中生长
C. 氧化酶试验阴性
D. 霍乱红反应阴性
E. 迟缓发酵乳糖
12. [单选题]分离结合标记物时,同时保持特异性和简便性的方法是
A. PEG沉淀
B. 双抗体沉淀
C. PEG-双抗体
D. 高速离心
E. 活性炭吸附
13. [单选题]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人是( )
A. Koch
B. Owen
C. Milstein和Kohler
D. Jenner
E. Burnet
14. [单选题]流式细胞仪最常采用的激光波长是 ( )
A. 568nm
B. 633nm
C. 488nm
D. 520nm
E. 495nm
15. [单选题]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临床应用广泛,在日常工作中一般不用于检测
A. 肿瘤标记物
B. 甲状腺素
C. 病毒标记物
D. 血药浓度
E. 免疫球蛋白
16.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恶心,呕吐2天。1天前上腹部开始疼痛,食物的气味可诱发恶心,尿颜色变深。该患者是一名服务员,嗜烟,嗜酒,在近3个月内有4个性伙伴,无输血或静脉滥用药史。眼球巩膜黄染,肝大肋下4cm。血清学检查结果:抗HAVIgM(-),HBsAg(+),抗HBcIgM(+),抗-HBS(-)。问该患者为下述哪种情况( )
A. 急性期已开始恢复
B. 急性期传染性强
C. 感染过HBV,已开始恢复
D. 感染过HBV,已产生免疫力
E. 急性期体内有病毒复制
17. [单选题]某种免疫球蛋白发生异常升高伴浆细胞增生,首先应考虑存在哪种丙种球蛋白病( )
A. 非克隆
B. 单克隆
C. 双克隆
D. 多克隆
E. 克隆
18. [多选题]Ⅰ型超敏反应中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有
A. 白三烯
B. 前列腺素D2
C. 血小板活化因子
D. 花生四烯酸
E. 5-羟色胺
19. [单选题]荧光抗体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A. -20℃冻存可保存2~3年
B. 稀释后抗体在4℃可保存1~3天
C. 不能分装但可反复冻融
D. 无储存条件的应尽快使用,以防抗体失活和荧光淬灭
E. 真空干躁后可长期保存
20. [单选题]不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巨噬细胞
D. NK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