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口腔修复医学职称副高历年真题下载(V9),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口腔修复医学职称副高历年真题下载(V9),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判断全口义齿印模的标准是
  A. 组织面形态是否清晰 
  B. 系带处是否让开 
  C. 边缘是否完整 
  D. 边缘伸展是否到位 
  E.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对模型观测线正确的提法是
  A. 观测线即是卡环线 
  B. 观测线是牙冠解剖外形最突点的连线 
  C. 观测线不随模型的倾斜而改变 
  D. 同一牙上可画出不同的观测线 
  E. 每个牙只能画出一种观测线 
 
3. [单选题]对于单侧上颌结节有骨性倒凹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最佳的处理是( )
  A. 手术去除骨性倒凹 
  B. 不进行任何处理 
  C. 调整就位道 
  D. 减小基托面积,不覆盖上颌结节 
  E. 以上均正确 
 
4. [单选题]换药的目的是
  A. 保持敷料的清洁美观 
  B. 安慰患者,增强康复信心 
  C. 作为手术或治疗后的常规步骤 
  D. 减轻感染创口内的分泌物 
  E. 保证和促进创口的正常愈合 
 
5. [单选题]以下不是覆盖义齿的缺点的是
  A. 覆盖的基牙易龋坏 
  B. 覆盖基牙易发生牙龈炎症 
  C. 覆盖的牙槽嵴易发生骨质吸收 
  D. 义齿制作困难 
  E. 在基牙上安放附着体费用较高 
 
6. [多选题]锤造冠邻接关系不良,可能的原因有
  A. 恢复代型邻接时,加蜡过多 
  B. 恢复代型邻接时,加蜡过少 
  C. 轴面成形过程中,邻面被挤压过重 
  D. 邻接区以下的蜡未内收 
  E. 缩颈时损害邻接点 
 
7. [多选题]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病原菌有
  A. 铜绿假单胞菌 
  B. 结核杆菌 
  C. 梅毒螺旋体 
  D. 放线菌 
  E. 厌氧菌 
 
8. [单选题]关于无牙颌的分区,下列不属于缓冲区的是
  A. 牙槽嵴上的骨尖 
  B. 上颌隆突 
  C. 上颌结节 
  D. 切牙乳突 
  E. 下颌磨牙后垫 
 
9. [单选题]金瓷冠不透明瓷的厚度为
  A. 0.1mm 
  B. 0.2mm 
  C. 0.3mm 
  D. 0.4mm 
  E. 0.5mm 
 
10. [多选题]与上颌骨长度增长有关的骨缝
  A. 额颌缝 
  B. 颧颌缝 
  C. 正中矢状缝 
  D. 颧颞缝 
  E. 翼腭缝 
 
11. [单选题]后腭杆的宽度约为
  A. 2mm 
  B. 3mm 
  C. 5mm 
  D. 7mm 
  E. 10mm 
 
12. [单选题]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位于腭小凹
  A. 后1~2mm 
  B. 前1~2mm 
  C. 止于腭小凹 
  D. 后2~3mm 
  E. 前2~3mm 
 
13. [单选题]按照无牙颌解剖特点,切牙乳突属于( )
  A. 缓冲区 
  B. 副承托区 
  C. 主承托区 
  D. 后堤区 
  E. 边缘封闭区 
 
14. [单选题]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有
  A. 同种异体移植 
  B. 同种同型移植 
  C. 同种移植 
  D. 自体移植 
  E. 以上都不正确 
 
15. [单选题]固位体类型有( )
  A. 冠外固位体 
  B. 冠内固位体 
  C. 根内固位体 
  D. ABC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与大气压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基托面积 
  B. 牙槽嵴高度 
  C. 边缘封闭 
  D. 后堤区宽度 
  E. 粘膜厚度 
 
17. [单选题]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咀嚼效率
  A. 颞下颌关节疾病 
  B. 口内软硬组织的缺损 
  C. 牙齿支持组织 
  D. 牙齿功能性接触面积 
  E. 牙冠轴面凸度的大小 
 
18. [单选题]塑料暂时冠没有下列哪项作用( )
  A. 避免牙髓刺激 
  B. 保持牙位及修复间隙 
  C. 暂时性美观 
  D. 便于清洁 
  E. 安抚牙髓 
 
19. [单选题]患者因左颈部神经鞘瘤复发而出现Horn-Er征,表明肿瘤可能来源于或压迫了
  A. 迷走神经 
  B. 喉返神经 
  C. 颈交感神经 
  D. 舌下神经 
  E. 副神经 
 
20. [单选题]固定桥基牙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最多不超过根长的
  A. 1/2 
  B. 1/3 
  C. 1/4 
  D. 2/3 
  E.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