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专业真题题库(R4),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胞体直径12~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这是
A. 原粒细胞
B. 中幼粒细胞
C. 早幼粒细胞
D. 幼单细胞
E. 幼淋细胞
2. [单选题]根据国际生化学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
A. 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B. 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 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 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E. 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3. [单选题]人类是唯一宿主的细菌为
A. 链球菌
B. 淋病奈瑟菌
C. 肺炎链球菌
D. 脑膜炎奈瑟菌
E. 乙脑病毒
4. [单选题]机体抗感染过程中首先活化和发挥作用的补体途径是
A. 经典途径
B. MBL途径
C. 旁路途径
D. 旁路途径和MBL途径
E. 经典途径和MBL途径
5. [单选题]关于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衣原体每个发育周期需要20~40个小时
B. 原体具有感染性
C. 始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
D. 始体较原体小
E. 始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形式繁殖
6. [单选题]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A.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 对抗生素敏感
C.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D. 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E.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7. [单选题]关于尿NAG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临床常用的尿酶
B. 是活动性肾小管损伤时最早发生变化的标记物
C. 药物毒性损伤导致TIN时,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的出现
D. 是溶酶体酶
E. 在肾皮质含量最高
8. [单选题]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
A. 精子
B. 上皮细胞
C. 草酸钙结晶
D. 中性粒细胞
E. 卵磷脂小体
9. [单选题]下列关于消毒灭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煮沸法100℃5分钟,可杀死一般细菌的繁殖体
B. 间歇灭菌法只能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C. 流通蒸气消毒法不能杀死芽孢
D.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E. 巴氏消毒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比色时用600nm波长光源
B. 血清加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离心,无机磷存在于上清液中
C. 血清无机磷浓度成人与儿童无差别
D. 血清无机磷测定必须注意溶血标本对结果的影响
E. 肾脏是排泄磷的主要器官
11.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是
A. 肾综合征出血热
B. 心肌炎
C. 心包炎
D. 手足口病
E. 急性结膜炎
12. [单选题]红细胞的发育过程是
A. 原始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早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B.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C. 早幼红细胞--原始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D. 早幼红细胞--原始红细胞--晚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E.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13. [单选题]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纤维蛋白原
D. 铜蓝蛋白
E. 血红素结合蛋白
14.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g以哪型增高为主
A. IgG
B. IgA
C. IgM
D. IgE
E. EIgD
1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的是
A. 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使伤口缩小
B. 激活血小板
C. 激活凝血系统
D. 使局部血黏度增高
E. 激活纤溶系统
16. [单选题]有关著名的郭霍法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中不存在
B. 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C. 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虽不引起病症,但可长期定植
D. 自人工感染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E. 郭霍法则在鉴定一种新病原体时有重要意义
17. [单选题]与肝癌有关的真菌产物是
A. 赤霉素
B. 黄曲霉素
C. 镰刀菌素
D. 头孢菌素
E. α毒素
18. [单选题]克雅病与下列哪种病原体有关
A. 朊粒
B. 类病毒
C. 缺陷病毒
D. 噬菌体
E. 原体
19. [单选题]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清FDP是DIC诊断中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B. PT、APTT、TT均延长
C.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延长
D.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
E. 血小板计数减低
20. [单选题]浅部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
A. 20℃
B. 25℃
C. 30~32℃
D. 32~35℃
E.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