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2. [单选题]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医家是( )。
A. 李东垣
B. 朱震亨
C. 刘完素
D. 张从正
3. [单选题]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角弓反张等,体现了( )这一特点。
A. 风为百病之长
B. 风性善行而数变
C. 风性主动
D.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4. [单选题]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A. 邪与正
B. 动与静
C. 寒与热
D. 上与下
5. [单选题]阴阳学说认为,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阴阳的( )。
A. 消长转化
B. 相互影响
C. 亢害承制
D. 偏盛偏衰
6. [单选题]“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
A. 《周易》
B. 《论语》
C. 《史记》
D. 《孟子》
7.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
A. 阳病治阴
B.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C. 审察内外整体统一
D. 辨证求因,审因法治
8. [单选题]和血共进于脉中,称“荣气”是( )。
A. 寒气
B. 卫气
C. 营气
D. 元气
9. [单选题]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
A. 清气
B. 精气
C. 天气
D. 地气
10. [单选题]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交接于( )。
A. 目锐眦交接
B. 无名指端交接
C. 足小趾端交接
D. 手次指端交接
1.正确答案 :A
解析:长者,使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日:“风者,百病之长也。”
2.正确答案 :A
解析:李东垣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主张治疗疾病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方药,后世称之为“补土派”(“脾胃学派”)。张从正为“攻邪派”,刘完素为“寒凉派”,朱震亨为“养阴派”。
3.正确答案 :C
解析: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伤人致病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邪风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4.正确答案 :A
解析: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寒与热、上与下、动与静都是基本的阴阳概念。虽然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出阴阳,但就邪与正而青,是不符合阴阳属性的基本要求的,所以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
5.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即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为阴阳的偏盛偏衰。
6.正确答案 :A
解析:《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为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7.正确答案 :A
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8.正确答案 :C
解析:营气,又名“荣气”,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作用的气。
9.正确答案 :B
解析: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10.正确答案 :B
解析:足太阳和足少阴在足小趾端交接;手少阳和足少阳在目锐眦交接;手太阴和手阳明在手次指端交接:手厥阴和手少阳在无名指端交接。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y5pp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