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推拿卫生职称正高考试模拟练习题(W7),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推拿卫生职称正高考试模拟练习题(W7),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方剂除哪方外,都有桂枝、甘草这一对配伍:
  A. 小青龙汤 
  B. 大青龙汤 
  C. 葛根汤 
  D. 茯苓甘草汤 
  E. 五苓散 
 
2. [多选题]肝气乘脾型泄泻的推拿治疗,可选用
  A. 横擦腰骶部,直擦督脉 
  B. 按、揉章门.期门 
  C. 斜擦两胁 
  D. 按、揉肝俞.胆俞.膈俞 
  E. 摩腹 
 
3. [多选题]颈椎病根据临床分型可分为
  A. 神经根型 
  B. 脊髓型 
  C. 椎动脉型 
  D. 交感神经型 
  E. 混合型 
 
4. [多选题]汪瑟庵对秋燥的治疗,提出( )
  A. 始用辛凉 
  B. 始用甘寒 
  C. 继用苦寒 
  D. 继用甘凉 
  E. 继用甘寒 
 
5. [单选题]病者因劳累汗出感寒,出现发热恶寒,腹满头痛身痛,大便已4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浮而滑数,但饮食如故,治当选用
  A. 厚朴三物汤 
  B. 大柴胡汤 
  C. 大承气汤 
  D. 柴胡桂枝汤 
  E. 厚朴七物汤 
 
6. [单选题]附子汤证"身痛"的病机是
  A. 表阳受伤,筋脉失养 
  B. 营气两伤,筋脉失养 
  C. 阴液耗伤,筋脉失养 
  D. 肾阳虚衰,寒湿内盛 
  E. 气血两亏,筋脉失养 
 
7.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对治疗水肿病的方法有重要启迪的是
  A. 温阳利水 
  B. 攻逐水饮 
  C. 渗淡利水 
  D. 提壶揭盖 
  E. 以上均是 
 
8.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而剂量相异( )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大黄汤 
  E. 厚朴三物汤 
 
9. [单选题]某男,35岁。口渴饮水无度,饮一溲一,舌苔薄白,治以五苓散。其治法的理论基础源于
  A.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B.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C.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D. 肺之通调水道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本神》说“意有所存谓之”
  A. 智 
  B. 虑 
  C. 思 
  D. 志 
  E. 意 
 
11. [多选题]小儿伤食性腹痛的常用推拿治法有
  A. 推三关 
  B. 拿肚角 
  C. 揉外劳 
  D. 揉板门 
  E. 分腹阴阳 
 
12. [单选题]"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矣
  A. 髓之府 
  B. 血之府 
  C. 精明之府 
  D. 胸中之府 
  E. 筋之府 
 
13. [多选题]白通加猪胆汁汤中,加入胆汁、人尿的目的,以下哪几项是错误的( )
  A. 咸寒苦降以反佐 
  B. 宣通上下 
  C. 引阳入阴解格拒 
  D. ,滋阴养液 
  E. 温阳化湿止痛 
 
14. [单选题]身灼热,丹痧突然陷没,沉昏如迷,肢体厥冷,汗多,气息微弱,脉沉伏,证属
  A. 热陷心包 
  B. 卫营同病 
  C. 气营两燔 
  D. 内闭外脱 
  E. 卫气同病 
 
15. [多选题]据辨证论治原则,临床运用时,肩关节拔伸法可有( )
  A. 上举拔伸法 
  B. 垂直拔伸法 
  C. 外展拔伸法 
  D. 内收拔伸法 
  E. 在肩关节病理位,沿上肢纵轴方向的拔伸法 
 
16. [多选题]抖法操作时要求( )
  A. 幅度要大 
  B. 频率要快 
  C. 频率要慢 
  D. 幅度要小 
  E. 动作连贯 
 
17. [单选题]五苓散中,用桂枝的主要作用是
  A. 调和营卫 
  B. 通阳化气行水 
  C. 通经活血 
  D. 温通心阳 
  E.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18. [多选题]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 )
  A. 斑疹 
  B. 吐衄 
  C. 动血 
  D. 闭窍 
  E. 癌变 
 
19. [多选题]20世纪60年代的下半期到70年代的上半期,当时的推拿事业遭到极大的破坏,其治疗范围缩小到仅治三种病,它们是
  A. 颈肩病 
  B. 扭伤 
  C. 漏肩风 
  D. 坐骨神经痛 
  E. 腰突症 
 
20. [多选题]关于五输穴的理论,正确的是
  A. 病在脏者取之井 
  B.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荣 
  C. 病变于色者取之输 
  D. 病变于青春取之井 
  E. 病在胃,取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