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正高)人机对话考试试题(V0),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炭疽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正确的有
A. 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
B. 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C. 专性需氧
D. 普通肉汤中培养后,管底有絮状卷绕成团的沉淀物生长
E. 本菌芽孢体抵抗力很强,干燥土壤和皮毛中常温可存活数十年
2. [多选题]下列检查哪项改变与溶血有关 ( )
A. 黄疸
B. 网织红细胞增多
C. 血清直接胆红素增多
D. 结合珠蛋白减少
E. 尿胆原增多
3.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病后2~12小时血清脂肪酶可显著升高,24小时至峰值,48~72小时可恢复正常
B. 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2~5天下降至正常
C. 尿淀粉酶可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可持续1周左右
D. 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与胰腺炎的损伤程度一定呈平行关系
E. 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其特异性高于淀粉酶
4. [多选题]血小板数减少的疾病有
A. 急性白血病
B. 急性大出血
C. 急性溶血
D. DIC
E. 肝硬化
5. [多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的形态改变包括
A. 中性成熟粒细胞减少
B. 双核粒细胞
C. 可见杜勒小体
D. 分叶过多
E. 中毒颗粒
6. [多选题]与细菌鉴别或分型无关的代谢产物有 ( )
A. 热原质
B. 细菌素
C. 色素
D. 抗生素
E. 外毒素
7. [多选题]关于肝素抗凝机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抑制凝血活酶的形成
B. 阻止血小板发生凝集
C. 解除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D. 同钙离子结合生成复合物,除去钙离子
E. 抑制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8. [多选题]在Ⅰ型超敏反应防治中,最常使用的肾上腺素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
A. 稳定肥大细胞胞膜
B. 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 提高胞内Camp浓度
D. 减少腺体分泌
E. 抑制磷酸二酯酶
9. [多选题]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脱水的原因有 ( )
A. 高渗性利尿
B. 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排出时带走水分
C. 摄水不足
D. 血压下降
E. 糖异生增加,消耗水分
10. [多选题]有关免疫性溶血的检验有
A. 抗人球蛋白试验
B. 热变性试验
C. 冷凝集素试验
D. 冷溶血试验
E. 高渗冷溶血试验
11. [多选题]需用巧克力平板培养的细菌是
A. 脑膜炎萘瑟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淋病萘瑟菌
D. 百日咳鲍特菌
E. 肺炎链球菌
12. [多选题]哪些贫血属于小细胞性贫血 ( )
A.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3. [多选题]大多数支原体的生长需人或动物血清,血清可提供 ( )
A. 胆固醇
B. 长链脂肪酸
C. 生长促进因子
D. 糖
E. 必需氨基酸
14. [多选题]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可用于 ( )
A. 体外评价B淋巴细胞的功能
B. 筛选骨髓移植的供体
C. 体内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
D. 体外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
E. 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目
15. [多选题]下列对朊病毒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
A. 病原体为蛋白质
B. 朊病毒的复制类似于病毒的复制
C. 朊病毒蛋白的前体是一种正常无害的蛋白质
D. 朊病毒主要破坏大脑神经细胞
E. 朊病毒不具有热稳定性
16. [多选题]改良Neubauer计数室的结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 每个计数室的边长均为3mm
B. 每个大方格的长宽均为1mm
C. 每个计数室被划分成9个大方格
D. 每个计数室四角上的四个大方格用单线划成16个方格
E. 每个计数室的中央大方格用单线划成25个中方格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抗体具有保护性 ( )
A. 抗-HBs
B. 抗-HCV
C. 抗-HEV
D. 抗-HAV
E. 抗-HDV
18. [多选题]关于肝素,正确的说法有 ( )
A. 可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B. 有对抗凝血酶的作用
C. 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 是红细胞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E. 适合于血液学一般检查
19. [多选题]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
A. 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 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败
C. 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D. 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E. EQA的样品处理不当及样品本质存在质量问题
20. [多选题]补体结合试验分为二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一阶段是反应系统与补体结合阶段
B. 第二阶段是反应系统与补体结合阶段
C. 第一阶段是指示系统与补体结合阶段
D. 第二阶段是指示系统与补体结合阶段
E. 以上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