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医学高级职称2024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C4),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为预防儿童佝偻病,孕妇可适当补充
  A. 钙 
  B. 镁 
  C. 维生素D 
  D. 叶酸 
  E. 磷 
 
2. [单选题]接受健康建议阶段的干预手段是
  A. 传播 
  B. 指导 
  C. 强化 
  D. 巩固 
  E. 鼓励 
 
3. [单选题]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感染,请问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应称为
  A. 血源性传播 
  B. 医源性传播 
  C. 水平传播 
  D. 空气传播 
  E. 垂直传播 
 
4. [单选题]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疾病监测是一种横向研究 
  B. 疾病监测获得的信息应该纵向反馈,而不能横向反馈 
  C. 主动监测的资料要比被动监测准确 
  D. 常规报告系统是一种主动监测 
  E. 哨点监测的费用要比一般监测高 
 
5. [单选题]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前五位死因之一,其中80%~90%因吸烟所致,早期干预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少吸烟 
  B. 吸低焦油烟 
  C. 避免暴露烟雾 
  D. 防止二手烟 
  E. 戒烟 
 
6. [单选题]根据"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方法,下列哪种情况为肥胖( )
  A. 体重在身高标准体重的90%~110%范围内 
  B. 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的110% 
  C. 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的120% 
  D. 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的125% 
  E. 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的130% 
 
7.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一般不选用内关穴来治疗的是( )
  A. 心悸 
  B. 疟疾 
  C. 呕吐 
  D. 失眠 
  E. 眩晕 
 
8. [单选题]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生原因不包括
  A. 膳食摄入不足 
  B. 不良饮食习惯 
  C. 不恰当的节食减肥 
  D. 疾病 
  E. 体育锻炼过少 
 
9.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是在哪年提出的积极的健康观
  A. 1945年 
  B. 1946年 
  C. 1947年 
  D. 1948年 
  E. 1949年 
 
10. [单选题]根据一个区域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用以发现和评价该区域环境质量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之为
  A.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B. 回顾性环境质量评价 
  C. 环境影响评价 
  D. 总环境质量评价 
  E. 单因素环境质量评价 
 
11. [单选题]下列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的是
  A. 康复治疗 
  B. 戒烟限酒 
  C. 体育锻炼 
  D. 合理营养 
  E. 心理康复 
 
12. [单选题]对吸烟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属于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二级预防均可 
  E. 三级预防均可 
 
13. [单选题]健康教育项目进行工作人员培训,其效果评价包括
  A. 培训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活动的执行情况 
  B. 培训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活动的效率 
  C. 培训后学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 学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产生明显的效果 
  E. 以上都正确 
 
14. [单选题]文献研究的资料来源
  A. 最主要的是第一手资料 
  B. 最主要的是第二手资料 
  C. 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都可以 
  D. 主要是各种统计报表 
  E. 主要是已经发表研究论文 
 
15. [单选题]除外哪项均是人际传播的特点
  A. 信息量大 
  B. 简便易行 
  C. 传播较慢 
  D. 针对性高 
  E. 互动性 
 
16. [单选题]生命质量测量中最敏感的部分是
  A. 情绪反应 
  B. 注意力 
  C. 记忆力 
  D. 思维 
  E. 机智 
 
17. [单选题]关于健康咨询技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友好的 
  B. 咨询者应适当地缩小与来访者的距离 
  C. 多提封闭性问题 
  D. 鼓励对方的思想暴露 
  E. 在信息反馈阶段要使用建议性语言 
 
18. [单选题]实验组和对照组必须均衡,唯一不同的是
  A. 观察指标 
  B. 观察时间 
  C. 实验因素 
  D. 抽样误差 
  E. 系统误差 
 
19. [多选题]"水"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受纳 
  B. 寒凉 
  C. 滋润 
  D. 向下 
  E. 静藏 
 
20. [单选题]戒烟后会发胖,肥胖有害健康,这是对实施戒烟的
  A. 复发的认识 
  B. 益处的认识 
  C. 障碍的认识 
  D. 患病的认识 
  E. 矛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