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师)中医三基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A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4   [手机版]    

(医师)中医三基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A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师)中医三基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A4),更多中医临床三基考试(医师三基)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学三基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被称为“辛温发汗之峻剂”的方剂是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九味羌活汤
D. 败毒散
E. 参苏饮


2. [多选题]望舌色舌质的情况,可以了解哪些方面的病变

A. 病变之寒热
B. 津液之盛衰
C. 邪气之深浅
D. 脏腑之盛衰
E. 以上都不是


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问诊的内容( )

A. 气色
B. 疼痛
C. 腹胀
D. 心悸
E. 胸闷


4. [单选题]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A. 《肘后救卒方》
B. 《刘涓子鬼遗方》
C. 《诸病源候论》
D. 《吕氏春秋》
E.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5. [单选题]小儿中药用量,新生儿应为成人量的( )

A. 1/6
B. 1/3
C. 1/2
D. 2/3
E. 等量


6. [单选题]前庭障碍呕吐的特点是( )

A. 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
B. 大量呕吐隔夜食物
C. 呕吐伴腹痛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D. 呕吐伴眩晕
E. 呕吐伴上腹痛


7. [多选题]对于望面部五色诊病问题,张仲景提出( )

A. 色青为痛
B. 色黑为劳
C. 色赤为风
D. 色黄为便难
E. 色鲜明者,有留饮


8. [单选题]匙状甲多见于( )

A. 缺铁性贫血
B. 肺癌
C. 发绀型先心病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E. 风湿热


9. [单选题]湿疮湿热浸淫证常用何方治疗( )

A.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B.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C. 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D. 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E. 桃红四物汤加减


10. [单选题]对于前列腺、精囊腺、直肠前部检查应采取的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右侧卧位
C. 左侧卧位
D. 膝胸位
E. 端坐位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对问诊的要求( )

A. 环境安静适宜
B. 态度严肃和蔼
C. 不用医学术语
D. 资料完整准确
E. 及时进行检查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治疗大法是《金匮要略》首篇提出来的( )

A. 虚实必须异治
B. 表里当分缓急
C. 新旧宜有先后
D. 治病当随其所得
E.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3. [单选题]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

A. 青铜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仰韶文化时期
D. 奴隶制度时代
E. 春秋战国时期


14. [多选题]可导致咳嗽的外邪因素有( )

A. 风寒
B. 暑
C. 湿
D. 燥
E. 火


15. [单选题]以下中医常用的治疗皮肤病治法中,不属于祛风法的是

A. 疏风清热法
B. 疏风散寒法
C. 祛风胜湿法
D. 祛风凉血法
E. 祛风潜镇法


16. [单选题]疮疡已溃下列哪一种为正常脉象

A. 洪脉
B. 弦脉
C. 缓脉
D. 紧脉
E. 实脉


17. [单选题]凝脂翳,风热壅盛证治法主方( )

A. 清肝泻火,泻青丸加减
B. 疏风清热,新制柴连汤加减
C. 祛风清热除湿,抑阳洒连散加减
D. 清热除湿,龙胆泻肝汤加减
E. 舒肝解郁,健脾利湿,三仁汤加减


18. [单选题]瘙痒辨证中,出现阵发性瘙痒,昼轻夜重,皮肤干燥脱屑,日久皮肤粗糙肥厚,属

A. 风痒
B. 湿痒
C. 热痒
D. 虫痒
E. 血虚痒


19. [多选题]麻黄用治水肿,其作用机制与下列哪几项有关

A. 发汗
B. 平喘
C. 利水
D. 宣肺
E. 透疹


20. [多选题]属精亏神衰失神表现的是( )

A.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
B. 两目晦暗,呼吸气微
C. 壮热烦躁,四肢抽搐
D.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
E. 形体羸瘦,动作艰难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ykeln9.html
  • 下一篇:医学三基考试宝典(医师)中医三基全真题库(A5) “阴在内,阴之使也”说明月经产生的主要机制在于( )《素问·上古天真论》根据人类恒牙萌出的一定规律,正确的是( )卒厥病人脏的症状是( )以下药物属于苍耳子散的成分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 )面青嗜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