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化学检验医学职称正高冲刺密卷答案(AI6),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电阻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参数中,根据计算得到的参数有
A. RBC
B. MCH
C. HCT
D. RDW
E. WBC
2. [多选题]肾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
A. 肾小球滤膜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B. 髓袢降支段几乎仅对水通透而不重吸收溶质
C. 近端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几乎全部葡萄糖、氨基酸及蛋白质
D. 参与肾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有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尿钠肽等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的调节下进行离子交换和水的重吸收
3. [多选题]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口服在胃肠道不吸收,可用于胃肠道消毒
B. 肾皮质内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
C. 属杀菌剂且对繁殖期细菌作用较强
D. 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型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E. 不能进入内耳外淋巴液
4. [多选题]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有( )
A. 异丙醇试验
B. 胎儿血红蛋白测定
C. HbH包涵体生成试验
D.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E. 红细胞镰变试验
5. [多选题]关于血清载脂蛋白AⅠ、B测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免疫透射比浊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B. 应用5~7个不同浓度的定值血清,采用曲线拟合方式制备校准曲线
C. 对所用抗血清的要求是特异性好、高亲和力与高效价
D. 目前已有ApoAⅠ、ApoB测定的决定性方法和参考方法
E. 多用兔抗人或羊抗人多克隆抗体制备合适的抗血清
6. [多选题]临床常用的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有( )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CA153
7. [多选题]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同工酶的干扰因素包括
A. CK-BB
B. CK-MM
C. CK-Mt
D. 1型巨CK
E. 2型巨CK
8. [多选题]关于医院感染,正确的是( )
A. 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B. 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也可能是医院感染
C. 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D. 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常为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E. 医院感染的易感者主要为住院病人
9. [多选题]临床反映病人无高钾症状,但血清标本测钾8.0mmol/L,可能是下述哪些原因引起假性增高 ( )
A. 病人正静脉滴注KCl
B. 标本分离血清后置冰箱
C. 病人口服了钾钠合剂
D. 溶血不明显
E. 标本未分离血清放置室温过夜
10. [多选题]微生物变异现象可见于微生物的各种性状,其变异范围可表现为( )
A. 形态
B. 染色体改变
C. 菌落
D. 抗原性
E. 毒力
11. [多选题]引起骨质软化症的因素包括
A.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B. 维生素D缺乏
C. 低钙血症
D. 高磷血症
E. 磷酸盐缺乏
12. [多选题]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链的相关功能是 ( )
A. 膜稳定性
B. 受体反应
C. 信息传递
D. 抗原性
E. 红细胞形态
13. [多选题]不能从饮食中摄入蔬菜和水果的病人,最有可能存在哪种营养性缺乏症 ( )
A. 维生素C
B. 硫胺素
C. 维生素A
D. 叶酸
E. 钴胺素
14. [多选题]抗血清的保存方法
A. 室温保存
B. 4℃保存
C. -20℃保存
D. 真空干燥
E. -40℃保存
15. [多选题]引起淋巴细胞减少的因素有
A. 风疹
B. 结核病
C. 接触放射线
D. 流行性腮腺炎
E. 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6. [多选题]有关血清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错误的是
A. 血肌酐正常参考值女性高于男性
B.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
C. 严重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肾小球滤过间不会出现分离现象
D. 以苦味酸法检测时,样品中存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Vit C等药物可致假性肌酐升高
E. 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肌酐酶偶联肌氨酸氧化酶,以Trinder反应测定肌酐浓度
17. [多选题]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包括 ( )
A. 神经营养
B. 神经递质
C. 信息传递
D. 神经细胞分化
E. 电刺激
18. [多选题]遗传多态性是指基因组中任何位点上的相对差异以及所体现出来的遗传性状上的差异,主要包括
A. 多糖遗传标记
B. 形态学遗传标记
C. 蛋白质遗传标记
D. 脂质遗传标记
E. DNA遗传标记
19. [多选题]神经组织由哪几部分细胞构成 ( )
A. 干细胞
B. 胶质细胞
C. 间质细胞
D. 感觉细胞
E. 神经元
20. [多选题]可作为诊断AMI的早期标志物是 ( )
A. 超敏C-反应蛋白
B. 肌红蛋白
C. 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
D. 糖原磷酸化酶
E. 脂肪酸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