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C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5   [手机版]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C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C6),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共同必备的条件是

A. 感染源
B. 病原体
C. 传播途径
D. 易感宿主
E. 以上都是


2. [多选题]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

A. PFU
B. 细胞融合
C. CPE
D. 培养液PH的变化
E. 红细胞吸附


3. [多选题]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是:

A. 毒素
B. 荚膜
C. 芽胞
D. 菌毛
E. M蛋白


4. [多选题]有关外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 80℃,30min被破坏
D. 经甲醛处理可以制备成类毒素
E.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5. [多选题]乙型肝炎的预防要点是:

A. 注意筛选供血者
B.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
C. 对高危人群注射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D. 注射含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E. 对具有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6. [多选题]下列关于氧化发酵鉴定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应用于非发酵菌的鉴定
B. 不可应用于非发酵菌的鉴定
C. 可用于全部发酵菌的鉴定
D. 不可用于全部发酵菌的鉴定
E. 可用于气单胞菌的鉴定


7. [多选题]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的细菌是

A. 奇异变形杆菌
B. 宋内志贺菌
C. 伤寒沙门菌
D. 肠炎沙门菌
E.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8. [多选题]培养霍乱弧菌应该使用

A. 嗜盐菌选择培养基
B. 碱性蛋白胨水
C. 碱性琼脂
D. TCBS琼脂
E. 庆大霉素琼脂


9. [多选题]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细胞壁
B. 荚膜
C. 细胞膜
D. 细胞质
E. 菌毛


10. [多选题]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是

A. 导热快
B. 穿透力强
C. 比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低
D. 潜热
E. 使细菌蛋白迅速凝固变性


11. [多选题]立克次体属的生物型包括

A. 斑疹伤寒群
B. 斑点热群
C. Q热群
D. 战壕热群
E. 恙虫病群


12. [多选题]性接触传播的支原体有

A. 溶脲脲原体
B. 人型支原体
C. 生殖器支原体
D. 肺炎支原体
E. 穿透支原体


13. [多选题]关于禽流感病毒正确的描述是

A. 属正黏病毒科
B. 分节段的单股RNA病毒
C. 是乙型流感病毒
D. 已发现15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
E. 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14. [多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引起:

A. 化脓性脑膜炎
B. 丹毒
C. 食物中毒  
D. 败血症
E. 假膜性肠炎


15. [多选题]大多数病原性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

A. 光合作用
B. 需氧呼吸
C. 厌氧呼吸
D. 需氧发酵
E. 厌氧发酵


16. [多选题]ELISA检测方法包括

A. 免疫印迹
B. 双抗体夹心法
C. 免疫组织化学酶标法
D. 间接法
E.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法


17. [多选题]我国的计划免疫包括:

A. 乙型肝炎疫苗
B. 麻疹疫苗
C.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D. 流行性脑膜炎疫苗
E.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8. [多选题]关于HCV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核酸类型为-ssRNA
B. 脂溶剂可去除病毒颗粒的感染性
C. 主要分6各基因型,其中我国以Ⅱ型为主
D. 致病可有肝外症状
E. HBV常协同感染


19. [多选题]叶状孢子属于无性孢子,其种类包括

A. 芽生孢子
B. 厚膜孢子
C. 关节孢子
D. 大分生孢子
E. 小分生孢子


20. [多选题]关于肠杆菌科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一组革兰阴性杆菌,形态染色无诊断意义
B. 均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导致感染
C. 无芽胞,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D.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或需氧
E. 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ykn07l.html
  • 下一篇: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在线题库资料(C7) 关于PCR技术,还可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有细胞壁 含有核糖体# 含有两种核酸# 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致细胞溶解效应# 引起=3\*ROMANⅢ型超敏反应# 引起免疫性损伤# 导致免疫抑制现象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