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病理医学中级职称真题考情分析(C6),更多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用于配制培养液的三蒸水或超纯水宜现用现配,其存放时间最长不宜超过
A. 1周
B. 2周
C. 3周
D. 4周
E. 5周
2. [单选题]用于碱性磷酸酶的染色法是
A. Gomori钙钴法
B. Berry硝酸铅法
C. Leder-Stutt改良萘酚AS-TR磷酸酯法
D. Dubowitz-Brooke钙激活酶法
E. Snell-Garrett胆碱铜法
3. [单选题]营养不良性钙化的病灶可见于下列组织内,除外
A. 血吸虫卵
B.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 血栓
D. 干酪样坏死灶
E. 肾小管上皮
4. [单选题]紫癜
A. 血液流出体外
B. 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 血液流入体腔
D. 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E. 呼吸道出血
5. [单选题]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成像效果最佳的是
A. 目镜×1物镜×100
B. 目镜×2物镜×40
C. 目镜×4物镜×20
D. 目镜×10物镜×10
E. 目镜×25物镜×4
6. [单选题]脊索瘤之肿瘤细胞对下列哪项免疫组化染色可呈阳性反应
A. LCA
B. ACT
C. NSE
D. desmin
E. S-100蛋白
7. [单选题]有适宜条件下,多数病原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
A. 20~30秒
B. 20~30分钟
C. 2~3小时
D. 20~30小时
E. 2~3天
8. [单选题]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含量恒定的是
A. 碳(C)
B. 氧(O)
C. 氮(N)
D. 氢(H)
E. 硫(S)
9. [单选题]通常动物进行灌注固定时,先用下面哪种混合固定液进行灌注,取材后再浸泡在固定液中
A. 4%多聚甲醛-0.1mol/L磷酸缓冲液(pH7.3)
B. PFG液
C. 中性甲醛液
D. 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氧化钠液
E. 乙醚-乙醇液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成人共有206块骨
B. 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C. 全部骨依其存在部位分为躯干骨和四肢骨
D. 按功能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E. 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11. [单选题]交叉反应的产生是由于
A. 抗原分子量一致
B. 抗原来源于同一个体或种系
C. 存在共同抗原
D. 化学性质相同
E. 以上都不是
12. [单选题]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不正确的是
A. Ⅰ型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
B. Ⅱ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的疏松网状分布
C. Ⅲ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
D. Ⅳ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E. Ⅴ型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绿色
13. [单选题]维持蛋白质分子α-螺旋的化学键是
A. 肽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二硫键
E. 离子键
14. [单选题]细胞学标本涂片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涂片动作应轻柔利索
B. 涂片厚薄均匀
C. 细胞涂膜应于载玻片一端
D. 液体标本可直接涂片
E. 痰液标本应选择灰白色半透明黏性强拉长丝的部分
15. [单选题]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是
A. 在两张切片或细胞学涂片上,同时或先后对两种抗原进行染色,标记物不同
B. 在两张切片或细胞学涂片上,先后对两种抗原进行染色,标记物相同
C. 在同一张切片或细胞学涂片上,同时或先后对两种抗原进行染色,标记物不同
D. 在同一张切片或细胞学涂片上,先后对两种抗原进行染色,标记物相同
E. 在两张连续切片上同时对两种抗原进行染色,标记物不同
16. [单选题]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离不开疾病编码,应使用的编码方式是
A. 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的编码
B. 我们自己设计的编码
C. 计算机自动编码
D. 国际疾病肿瘤编码(ICD9)
E. WHO编码
17. [单选题]进行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的相对清洁区不包括
A. 常规制片预处理室
B. 常规制片室
C. 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室
D. 大体标本制作和陈列室
E. 组织病理学诊断室
18. [单选题]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是
A. 细胞肿胀
B. 炎细胞浸润
C. 凋亡小体
D. 细胞空泡化
E. 细胞固缩
19. [单选题]封片前切片用二甲苯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 脱去切片中的水分
B. 脱去切片中的石蜡
C. 去除切片中的杂质
D. 使切片透明
E. 使切片颜色鲜艳
20. [单选题]在进行胆色素染色的组织,不适用的固定剂是
A. Helly固定液
B. 中性甲醛
C. Bouin液
D. Carnoy液
E. 多聚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