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肾内科学正实战模拟在线题库(AI8),更多肾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肾内科学正实战模拟在线题库(AI8),更多肾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意义
  A.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原发性纤溶疾病,为(+) 
  B. 肾病综合征为(-) 
  C.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 
  D. 肾脏肿瘤为(+) 
  E. 以上均不是 
 
2. [多选题]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肌细胞特性包括
  A. 自律性 
  B. 自动性 
  C. 传导性 
  D. 兴奋性 
  E. 收缩性 
 
3. [多选题]引起弥散量降低的有
  A. 肺出血 
  B. 肺结核 
  C. 气胸 
  D. 肺间质纤维化 
  E. 红细胞增多症 
 
4. [单选题]患者因体质虚弱,或过于饥饿、情绪紧张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不省人事的属针刺异常情况中的( )
  A. 滞针 
  B. 后遗感 
  C. 弯针 
  D. 晕针 
  E. 气胸 
 
5. [多选题]经肠道传播的肝炎病毒
  A. HAV 
  B. HDV 
  C. HCV 
  D. HEV 
  E. HBV 
 
6. [多选题]尿路结石患者药物排石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A. 结石长径小于0.6 cm 
  B. 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 
  C. 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停留于局部少于4周 
  D. 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 
  E. 结石表面光滑 
 
7. [多选题]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A. 冲脉 
  B. 阴维脉 
  C. 督脉 
  D. 带脉 
  E. 任脉 
 
8. [多选题]妊娠期狼疮肾炎不宜应用的药物有
  A. 小量糖皮质激素 
  B. 硫唑嘌呤 
  C. 霉酚酸酯 
  D. 环磷酰胺 
  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9. [多选题]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包括
  A. 判断有无肝损伤及其程度 
  B. 协助黄疸的鉴别诊断 
  C. 评价肝脏储备功能 
  D. 协助胆结石的诊断 
  E. 协助肝病病因学诊断 
 
10. [多选题]对糖耐量曲线低平描述,正确的是
  A. 服糖后2h血糖仍处低水平 
  B. 空腹血糖降低 
  C. 服糖后2h血糖多在7.8~11.1mmol/之间 
  D. 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 
  E. 空腹血糖轻度增高 
 
11. [多选题]属于和解剂的是( )
  A. 小柴胡汤 
  B. 逍遥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四逆散 
  E. 痛泻要方 
 
12.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瘾疹气血两虚型的证候特点包括( )
  A. 风团反复发作 
  B. 迁延数年 
  C. 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濡细 
  D. 发病急 
  E. 舌淡,苔薄,脉濡细 
 
13. [单选题]五行相生顺序正确的是( )
  A.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B. 木生土,土生金,金生火,火生水 
  C. 水生金,金生土,土生火,火生木 
  D. 木生土,土生金,金生火,火生水 
  E. 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4. [多选题]妊娠期尿路感染不宜用
  A. 氯霉素 
  B. 第3代头孢菌素 
  C. 四环素类 
  D. 喹诺酮类 
  E. 阿莫西林 
 
15. [单选题]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6. [多选题]病原菌鉴定的一般程序包括
  A. 直接涂片 
  B. 分离培养 
  C. 生化鉴定 
  D. 血清学鉴定 
  E. 电镜观察 
 
17. [多选题]有关正常心电图特点及正常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 QRS波群可出现宽大畸形 
  B. P波高尖或有双峰 
  C. P波时间<0.12s 
  D. PR间期为0.12~0.20s 
  E. 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1mV 
 
18. [单选题]"三妙散"可用于治疗( )
  A. 寒湿腰痛 
  B. 湿热腰痛 
  C. 瘀血腰痛 
  D. 肾虚腰痛 
  E. 肾虚夹寒湿腰痛 
 
19. [单选题]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是( )
  A. 近代 
  B. 明清 
  C. 宋、金、元 
  D. 两晋隋唐 
  E. 春秋战国至两汉 
 
20. [单选题]肾气丸的主治是( )
  A. 肾阴不足 
  B. 肾阳不足 
  C. 脾阳不足 
  D. 肝阴不足 
  E. 肝阳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