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注射剂安瓿的灭菌方法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23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注射剂安瓿的灭菌方法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医院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注射剂安瓿的灭菌方法是

A. 干热灭菌
B. 滤过灭菌
C. 气体灭菌
D. 辐射灭菌
E. 紫外线灭菌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多选题]药学信息的多样性包括了

A. 药品生产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B. 药品使用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C. 新药研究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D. 药学管理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E. 药品流通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对M胆碱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季铵基上以乙基取代活性增强
B. 季铵基为活性必需
C. 亚乙基链若延长,活性增加
D. 乙酰氧基的甲基被乙基取代活性增强
E. 乙酰氧基的甲基被苯基取代活性增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季铵基为活性必需,季铵基上以甲基取代活性增强,若以大基团如乙基取代,拟胆碱活性下降。亚乙基链延长或缩短,均使活性下降。乙酰氧基的甲基被乙基或苯基取代活性下降。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为

A. 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报告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B. 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报告严重、罕见、新的不良反应
C. 列为重点监测的品种报告罕见不良反应
D. 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报告严重、罕见、新的不良反应
E. 列为重点监测的品种报告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ABE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除按第十三条规定报告外,还应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的形式进行年度汇总后,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每年汇总报告一次;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在首次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第十六条: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对进口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还应进行年度汇总报告,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每年汇总报告一次;满5年的,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单选题]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是

A. 肥皂类
B. 硫酸酯盐型
C. 磺酸化物
D. 聚山梨酯类
E. 阳离子型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通过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核酸合成的药物是

A. 氯喹
B. 奎宁
C. 青蒿素
D. 伯氨喹
E. 乙胺嘧啶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关于处方调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处方3日有效
B. 调剂处方过程中须做到"四查十对"
C. 药师调配完处方后需由另一名药师进行核对
D. 药师在审查处方时发现不利于患者用药处,应拒绝调配
E. 药师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向患者交代服法

正确答案 :BCD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在靶细胞或组织中的浓度
B. 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C. 药物在肝脏中的生物转化和肾脏排出
D.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E. 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以及肝脏的生物转化和肾脏的再吸收与排泄

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的体内过程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


[单选题]《中国药典》中,磺胺甲噁唑含量测定采用的滴定液是

A. 氢氧化钠滴定液
B. 盐酸滴定液
C. 高氯酸滴定液
D. 亚硝酸钠滴定液
E. 乙二胺四醋酸滴定液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肾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是

A. 肼屈嗪
B. 卡托普利
C. 呋塞米
D. 硝酸甘油
E. 可乐定

正确答案 :B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yo7ylo.html
  • 下一篇: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 以下药物中对肾脏毒性最大的是药品临床评价的主要特点包括( )。关于软膏剂制备正确的叙述是( )以下三级信息源资料的类别中,正确的是能用于偏头痛治疗的药物是负责购售本专业所需的放射性药品工作的是妊娠后期,可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