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广东省药学专业技术资格中级终极考试模拟试卷(O8),更多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非处方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指不需要处方即可购买的药物
B. 一般在药店即可买到
C. 当消费者按照标签上的指示服用药物时,非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
D. 处方中的药物不可以包括非处方药物
E. 药剂师可以向患者推荐适宜的非处方药物,并解释它们的用法
2. [单选题]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分为
A. 5类
B. 3类
C. 2类
D. 4类
3. [单选题]下列关于大剂量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B. 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C. 用于甲亢术前准备
D. 用于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E. 用于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4. [单选题]对阿托品最敏感的组织是
A. 子宫平滑肌
B. 胆管、输尿管平滑肌
C. 支气管平滑肌
D. 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
E. 血管平滑肌
5. [单选题]防治稳定型心绞痛宜选用
A. 硝酸甘油
B. 硝普钠
C. 硝苯的平
D. 维拉帕米
E. 普萘洛尔
6. [单选题]下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作用优异的是
A. 红霉素
B. 交沙霉素
C. 克拉霉素
D. 螺旋霉素
E. 麦迪霉素
7. [单选题]医疗用毒性药品
A. 是指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B. 是指毒性剧烈,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C. 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药品
D. 是指毒性剧烈的药品
E. 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8. [单选题]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核准部门是
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 省级卫生主管部门
D.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9. [单选题]男性患者,42岁,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长期服用四环素,近来咽部出现白色薄膜,消化不良,腹泻,疑白色念珠菌病,宜选用
A. 灰黄霉素
B. 制霉菌素
C. 二性霉素B
D. 阿昔洛韦
E. 利巴韦林
10. [单选题]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
A. 羟基脲
B. 阿糖胞苷
C. 甲氨蝶呤
D. 氟尿嘧啶
E. 巯嘌呤
11. [单选题]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A. 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
B. 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
C. 细菌产生水解酶
D.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E. 细菌产生钝化酶
12. [单选题]下列高血压的可能病因中,错误的是
A. 血管平滑肌内钠离子水平增高
B.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C. 血管平滑肌细胞对舒张因子的反应减弱而对收缩因子的反应增强
D. 胰岛素抵抗
E. 血管内皮细胞NO生成增加,血栓素生成减少
13. [单选题]药品的标签分为
A. 内标签、中标签、外标签
B. 内标签、外标签
C. 内标签、外标签、运输标签
D. 内标签、外标签、包装标签
14. [单选题]下列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物中,由于出现与吉非贝齐合用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而导致死亡的病例,FDA宣布停止销售的药物是
A. 洛伐他汀
B. 辛伐他汀
C. 普伐他汀
D. 西立伐他汀
E. 阿托伐他汀
15. [单选题]药物效应强弱可能取决于
A. 吸收速率
B. 消除速率
C. 生物转化方式
D. 血浆蛋白结合率
E. 靶部位浓度
16. [单选题]鉴定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制定部门是
A.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公安部
C. 社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D. 劳动保障部门
E.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7. [单选题]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在销售前或进口时需按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或审批的是
A. 用于血液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
B. 血液制品
C. 疫苗类制品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生物制品
E. 处方药
18. [单选题]下面哪种药物不需要治疗药物监测
A. 地高辛
B. 茶碱
C. 氨溴索
D. 苯妥英钠
E. 环孢菌素A
19. [单选题]易爆品、剧毒品必需专库保管,实行"五双"管理,即
A. 双人储存,双锁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本记账
B. 双人储存,双锁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人出库
C. 双人保管,双锁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人出库
D. 双人核对,双锁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本记账
E. 双人保管,双锁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本记账
20. [单选题]区域性批发企业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需要就近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的,需报
A. 县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B.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C. 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D.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E.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