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妇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高效提分考试试题(J0),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妇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高效提分考试试题(J0),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哪些是外发斑疹的逆证?( )
  A. 斑疹稠密成片 
  B. 斑疹分布稀疏均匀 
  C. 斑疹色黑而晦暗 
  D. 斑疹出前闷憋异常 
  E. 斑疹紧束有根 
 
2. [单选题]《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
  A. 五脏阳气虚弱 
  B. 五脏阳气乏竭 
  C. 五脏阳气阻遏 
  D. 五脏阳气失调 
  E. 以上均不是 
 
3. [多选题]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可见有。
  A. 胸胁满微结 
  B. 呕而不渴 
  C. 往来寒热 
  D. 小便利 
 
4. [多选题]《温病条辨》中用青蒿鳖甲汤治疗的病症主要表现有( )
  A. 高热 
  B. 夜热早凉 
  C. 神昏 
  D. 热退无汗 
  E. 抽搐 
 
5.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A. 阳生阴长 
  B. 阳杀阴藏 
  C. 阴静阳躁 
  D. 阳化气,阴成形 
  E. 水为阴,火为阳 
 
6. [单选题]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A. 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B. 下利便脓血 
  C.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 
  D. 脉微细,但欲寐 
  E.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7. [单选题]《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 清热 
  B. 散寒 
  C. 养阴 
  D. 补阳 
  E. 以上均不是 
 
8. [多选题]有关闭经,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 闭经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丘脑下部性4种 
  B. 闭经病人连续20天口服己烯雌酚1mg,后5天每天加用肌注黄体酮20mg,停药后3~7天阴道出血,为第二度闭经 
  C. 凡已过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 
  D. 闭经病人肌注黄体酮20mg/d×5天后,停药3~7天阴道出血,为第一度闭经 
  E. 以上均不正确 
 
9.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
  A. 心 
  B. 小肠 
  C. 肺 
  D. 大肠 
  E. 胃 
 
10. [多选题]按《灵枢·水胀》所述,水胀的病证表现有( )
  A. 颈脉动 
  B. 咳 
  C. 腹大,全身肿 
  D. 阴股间寒 
  E. 按其腹,随手而起 
 
11. [单选题]太阳病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其主治方是
  A.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C. 桂枝加桂汤 
  D.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E. 桂枝甘草汤 
 
12. [多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及的伏邪为病,具体有( )
  A. 洞泄 
  B. 痃疟 
  C. 痿厥 
  D. 温病 
  E. 咳嗽 
 
13. [多选题]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功能是
  A. 调节性功能 
  B. 调节女性发育 
  C. 参与机体物质代谢的调节 
  D. 调节正常的月经 
  E. 其神经内分泌受到大脑高级中枢调节 
 
14. [多选题]生物碱沉淀反应一般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标品中哪些杂质能与沉淀剂反应:( )
  A. 多肽 
  B. 鞣酸 
  C. 树脂 
  D. 蛋白质 
  E. 糖类 
 
15. [多选题]以下描述子宫肌瘤正确的是
  A. 有停经史 
  B. 有粘连反射波 
  C. 位于下腹中央 
  D. 囊性 
  E. 肿块较小 
 
16. [多选题]下面哪些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没有帮助
  A. 宫腔镜检查 
  B. 腹腔镜检查 
  C. 末梢血白细胞 
  D. B超 
  E. 血清白蛋白 
 
17.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法则是
  A. 积精全神 
  B. 呼吸精气 
  C. 法于阴阳 
  D. 陈其阴阳 
  E. 和于术数 
 
18. [多选题]肾气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干地黄、山茱萸 
  B. 茯苓、薯蓣 
  C. 党参、白术 
  D. 牡丹皮、泽泻 
  E. 附子、桂枝 
 
19. [多选题]妇人杂病形成的主因有哪些( )
  A. 虚 
  B. 实 
  C. 积冷 
  D. 痰饮 
  E. 结气 
 
20. [单选题]“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 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 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 先解表,而后温其里 
  D. 先温里,而后解其表 
  E. 解表温里,表里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