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健康教育学中级专业题库每日一练(N6),更多健康教育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内暴露标志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外源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可靠依据
B. 与外环境暴露比较可增加可靠性
C. 由于个体差异造成仅能定性测量
D. 常用于外源性致癌物的暴露水平
E. 可用于探讨肿瘤发生的病因
2. [单选题]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 )
A. 魏尔啸
B. 诺尔曼
C. 盖林
D. 希波克拉底
E. 恩格尔
3. [单选题]某人食用自制臭豆腐1天后,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震颤,继而出现咽喉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脉速加快,该患者可能患有
A.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C.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D. 沙门菌食物中毒
E.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4. [单选题]豆类中含有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的物质是
A. 维生素
B. 矿物质
C. 抗营养因子
D. 豆类蛋白
E. 生物活性物质
5. [单选题]进行疾病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是
A. 传染病流行病学
B. 血清流行病学
C. 移民流行病学
D. 分子流行病学
E. 遗传流行病学
6. [单选题]能够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
A. 生物遗传因素
B. 行为生活方式
C. 外界环境因素
D. 医疗卫生保健
E. 以上全都是
7. [单选题]医疗保健机构为公民提供的婚前卫生指导的内容有( )
A. 对有关婚配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B. 对有关婚检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C. 对有关生育保健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D. 关于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E. 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8. [单选题]生殖功能从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为
A. 女童期
B. 青春期
C. 生育期
D. 更年期
E. 老年期
9. [单选题]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筛检来了解艾滋病的流行概况属于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主动检测
E. 哨点监测
10.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A.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B.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C.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E. 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2. [单选题]为研究某新药"胃灵丹"治疗胃(胃炎、胃溃疡)疗效,在某医院选择40例胃炎和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胃灵丹治疗,对照组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 )
A. 试验对照
B. 空白对照
C. 安慰剂对照
D. 标准对照
E. 自身对照
13. [单选题]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根本区别为
A. 是否进行随机抽样
B. 是否进行随机分组
C. 是否主动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措施
D. 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
E. 是否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14.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15. [单选题]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判断是
A. 知觉到危险性
B. 知觉到严重性
C. 知觉到易感性
D. 后果严重性认识
E. 行为改变的障碍
16. [单选题]心理健康促进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人和环境和谐统一的原则
B. 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的原则
C. 身心统一的原则
D. 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E. 适应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17. [单选题]定性调查主要侧重探究定量调查研究中不容易了解的
A. 敏感问题
B. 深层次问题
C. 新问题
D. 难点问题
E. 突出问题
18.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安全无害的原则
B. 痛苦最小的原则
C. 耗费最少的原则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E. 疗效最佳的原则
19. [单选题]“项目地区80%以上的孕产妇在孕期至少进行5次产前检查”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 信念目标
B. 知识目标
C. 健康目标
D. 教育目标
E. 行为目标
20. [单选题]下列对原生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动物生活影响的环境
B. 原生环境是原来就存在于自然界的环境
C.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人类生活的影响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D. 原生环境对人类总是有益的
E. 以上说法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