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输血技术副高职称在线题库模拟练习(I5),更多输血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我国汉族人中RH(D)抗原阴性者约占
A. 0.3%
B. 0.4%
C. 0.5%
D. 0.6%
E. 0.7%
2. [单选题]联袋制备浓缩红细胞4+2℃可保存
A. 1天
B. 21-35天
C. 15天
D. 42天
E. 20天
3. [单选题]甲、乙两人群,甲人群冠心病患病率为10%,乙人群患病率为2%,用同一方法及诊断标准来进行检验,在甲乙两组人群里,被检出冠心病的人群中,确有冠心病者的比例
A. 甲乙两人群相等
B. 甲人群较乙人群多
C. 乙人群较甲人群多
D. 甲人群不较乙人群多
E. 无法比较
4. [单选题]采用聚凝胺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原理是
A. 抗体搭桥作用
B. 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
C. 中和红细胞表面正电荷
D. 消化红细胞表面唾液酸
E. 具有分子筛作用
5. [单选题]关于朊病毒蛋白描述错误的是
A. 病毒蛋白致病前后一级结构完全一致
B. 病毒蛋白致病前后二级结构不同
C. 朊病毒是由外源基因编码的
D. 朊病毒以蛋白为模板进行转化
E. 抗核酸药物对朊病毒无效
6. [单选题]冷沉淀三种制备方法中,第Ⅷ因子收获率的排序为
A. Pool法<虹吸法<快速融化离心法
B. Pool法<虹吸法≤快速融化离心法
C. Pool法<快速融化离心法≤虹吸法
D. 虹吸法
7. [单选题]关于白细胞物质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A. 粒细胞的线粒体很少,故糖酵解是主要的糖代谢途径
B. 中性粒细胞能从头合成脂肪酸
C. 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可将花生四烯酸转变成白三烯
D. 粒细胞中含有较高的组胺
E. 组胺释放参与变态反应
8. [单选题]被称为目前所有人工胶体溶液中最安全的且是人血清蛋白最好的替代物的药物是
A. 贺斯
B. 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
C. 10%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
D. 万汶
E. 脉通
9. [单选题]贮血冰箱多长时间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几次
A. 7天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B. 消毒和空气培养每半月一次
C. 消毒和空气培养一月一次
D. 不定期消毒培养
10. [单选题]角蛋白含有大量的
A. α-螺旋结构
B. α-折叠结构
C. β-折叠结构
D. β-转角结构
E. γ-转角结构
11. [单选题]ACD保养液保存血液的有效天数是
A. 14天
B. 21天
C. 28天
D. 35天
E. 42天
12. [单选题]献血者资料泄露的后果包括
A. 献血者不再详细说出自己健康状况和危险行为
B. 对服务部门的不信任
C. 对献血者或相关人员造成精神危害
D. 可能导致献血者和血站之间的法律纠纷
E. 以上均包括
13. [单选题]关于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适用于不耐高温、但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B. 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C. 压力蒸汽灭菌器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大类
D.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温度达132℃以上
E.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预真空和正压排气法三种
14. [单选题]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____%以上,具有高、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要与血站的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A. 50
B. 60
C. 70
D. 75
E. 80
15. [单选题]除血红蛋白<110g/L、低蛋白血症、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外,不宜进行血液稀释的患者是
A. 体重小于50kg者
B.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C. 胃平滑肌瘤患者
D. 结肠癌患者
E. 全身麻醉患者
16. [单选题]以下哪种红细胞代用品不是生物制剂
A. PEG修饰的人血红蛋白
B. 表面聚氧乙烯结合的人血红蛋白
C. 戊二醛交联的人血红蛋白多聚体
D. Oxygent
E. Hemotech
17. [单选题]血小板的相对密度为
A. 1.030~1.060
B. 1.050~1.078
C. 1.080~1.095
D. 1.090~1.111
E. 1.025~1.030
18. [多选题]全血保存过程中有害成分增加的有
A. 血钾
B. 血氨
C. ATP
D. 血细胞碎屑
E. 以上均正确
19. [单选题]统计推断的内容是
A.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
B. 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 A、B均不是
D. A、B均是
E. 误差大小
20. [单选题]制定采供血信息管理编码标准时,基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A. 是否兼容
B. 是否可以满足多种机构需求
C. 是否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D. 是否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不同操作平台、不同操作人员的数据记录的相似性
E. 是否应该采取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