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肿瘤外科学中级资格考前点睛模拟题(M5),更多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头颈部肿瘤手术放疗综合治疗的目的有( )。
A. 根治肿瘤防止转移
B. 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C. 根治肿瘤避免复发
D. 提高生存率
E. A+B+D
2. [单选题]诊断急性放射性肺炎最重要的是
A. 有明显咳嗽、气短、发热等症状
B. 有明显肺内干、湿性啰音
C. X线胸片上显示肺炎的范围与照射野一致
D. 有明显的诱因――感冒
E. 感冒后出现的明显咳嗽、咳痰与发热
3. [单选题]从治疗效果和保留器官功能来考虑,早期头颈部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是
A. 手术治疗
B. 放射治疗
C. 化学治疗
D. 生物治疗
E. 加温治疗
4. [单选题]男,48岁,因胃癌而行剖腹探查时,发现肿块已浸润至横结肠,但较局限,该患者宜( )。
A. 行全胃切除术
B. 禁忌手术
C. 行胃大部切除术
D. 行胃癌根治术+横结肠切除术
E. 行横结肠切除术
5. [单选题]为了说明某一新治疗方法优于传统治疗,好的临床研究方法是
A.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B. 历史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多因素分析
E. 大宗病例总结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八种常见恶性肿瘤?( )
A. 肺癌
B. 乳腺癌
C. 大肠癌
D. 胰腺癌
E. 食管癌
7. [单选题]下面反映发病率和患病率区别的有( )。
A. 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种肿瘤的新旧病例数
B. 患病率衡量肿瘤的存在和流行情况,发病率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
C. 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
D. 以上均是
E. 以上均不是
8. [单选题]在我国,男性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是( )。
A. 甲状腺癌
B. 鼻咽癌
C. 口腔癌
D. 喉癌
E. 上颌窦癌
9. [单选题]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药物美罗华(利妥昔单抗),其作用靶点是( )。
A. VEGFR
B. CD20
C. HErR-2
D. CD2
E. EGFR
10.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下述错误的是( )。
A. 结节型易发生癌结节破裂出血
B. 巨块型癌直径>10cm
C. 巨块型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
D. 孤立的直径<5cm的癌结节称为小肝癌
E. 弥漫型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11. [单选题]非甾体类抗炎药下列正确的是( )。
A. 罕见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B. 都是口服用药
C. 阻断炎性因子的合成
D. 是所有癌症疼痛治疗的首选止痛药
E. 长期用药安全
12. [单选题]肝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是( )。
A. 形成大量腺腔
B. 肿瘤细胞弥漫散在
C. 与肝细胞相似的癌细胞形成团块,其间为血窦
D. 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E. 分泌激素
13. [单选题]下段食管癌出现右侧声带麻痹,应考虑为
A. 喉返神经受累所致
B. 主动脉弓周围淋巴结转移肿大所致
C. 肺门淋巴结肿大所致
D. 食管肿瘤局部外侵所致
E. 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肿大所致
14. [单选题]患者男,56岁。因“反复鼻腔血涕伴鼻塞6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鼻腔新生物,CT示左鼻腔占位性病变,鼻中隔左上颌窦内侧壁受侵。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 鼻腔淋巴瘤
B. 上颌窦癌
C. 鼻腔癌
D. 嗅神经母细胞瘤
E. 鼻腔腺样囊性癌
15. [单选题]Her-2/neu过度表达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是( )。
A. 40%以上
B. 10%
C. 20%~30%
D. 10%~20%
E. 50%以上
16.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术后6h,渐感头晕、心慌、并出现大汗、口唇和末梢发绀、心率快、血压下降。如诊断性腹腔穿刺为不凝的血液,则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 快速扩容后准备手术
B. 加压吸氧
C.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D. 止血药
E. DSA栓塞止血
17. [单选题]下列方法不属于肺癌定性诊断方法的是
A. 肺癌的内镜检查
B. 痰细胞学检查
C. 经皮细胞针肺穿刺细胞学检查
D. 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E. PET检查
18. [单选题]临床上下咽按照解剖部位通常分为
A. 梨状窝区、环后区、咽后壁区
B. 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C. 前壁、顶壁、后壁、侧壁
D. 梨状窝区、韦氏环区、咽侧壁区、椎前区
E. 舌会厌区、扁桃体、咽旁间隙、咽后间隙
19. [单选题]在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百分比大约是
A. 15%~20%
B. 1%~5%
C. 10%~15%
D. 5%~10%
E. 20%以上
20. [单选题]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
A. 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
B. 研究肿瘤的传染源、流行途径
C. 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原因和预防措施
D. 研究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E. 研究不同肿瘤疾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