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医学副高职称历年考试试题(N1),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医学副高职称历年考试试题(N1),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小承气汤证的主症有( )
  A. 潮热 
  B. 下利 
  C. 脉疾 
  D. 汗出 
  E. 谵语 
 
2.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肛旁反复破溃流脓水1年,查体见肛旁截石位11点距肛缘5厘米处有一破溃口,诊断为肛瘘。其内口最可能的部位是:
  A. 截石位10点肛隐寓处 
  B. 截石位12点肛隐窝处 
  C. 截石位6点肛隐窝处 
  D. 截石位3点肛隐窝处 
  E. 截石位7点肛隐窝处 
 
3. [单选题]湿热郁蒸酿痰蒙蔽心包,其病变在
  A. 气分 
  B. 营分 
  C. 血分 
  D. 气营 
  E. 营血 
 
4. [多选题]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的配伍方法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5. [单选题]《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是
  A. 心痹的症状 
  B. 肺痹的症状 
  C. 肾痹的症状 
  D. 脾痹的症状 
  E. 肝痹的症状 
 
6. [单选题]临床上区分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的标志为
  A. 联合状肌 
  B. 内括约肌 
  C. 肛提肌 
  D. 外括约肌 
  E. 肛管直肠环 
 
7. [单选题]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必须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其规定的时间是
  A. 10分钟以内 
  B. 半小时以内 
  C. 1小时以内 
  D. 2小时以内 
  E. 6小时以内 
 
8. [单选题]内痔诊断的主要根据是
  A. 便后滴血 
  B. 肛门外看到有皮垂 
  C. 便时有肛门脱垂 
  D. 肛门镜中看到增大的痔核 
 
9.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哪一项不是热与血结证出现的
  A. 少腹坚满,按之疼痛 
  B. 小便自利,口干漱水不欲咽 
  C. 大便色黑或结 
  D. 神志如狂或时清时乱 
  E. 身体灼热,吐衄发斑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白芍的适应证
  A. 血虚或阴虚有热之月经不调,崩漏 
  B. 肝脾不和之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 
  C. 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D. 阴虚盗汗,表虚自汗 
  E. 跌扑损伤,瘀滞肿痛 
 
11. [单选题]治疗热毒血痢,当首选的药物是:
  A. 苦参 
  B. 葛根 
  C. 白头翁 
  D. 穿心莲 
  E. 黄柏 
 
12. [多选题]能补胃阴的药物是
  A. 山药 
  B. 黄芪 
  C. 石斛 
  D. 黄精 
  E. 北沙参 
 
13. [多选题]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共见症状包括( )
  A. 心下痞 
  B. 恶心呕吐 
  C. 干噫食臭 
  D. 肠鸣下利 
  E. 谷不化 
 
14. [多选题]可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的药物是
  A. 葛根 
  B. 升麻 
  C. 木贼 
  D. 浮萍 
  E. 柴胡 
 
15. [单选题]直肠指检,扪到条索状,伴有轻压痛,挤压时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者应考虑
  A. 内痔 
  B. 肛瘘 
  C. 外痔 
  D. 直肠息肉 
  E. 直肠癌 
 
16. [单选题]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开放的间隔期相当于
  A. 房缩期 
  B. 等容收缩期 
  C. 射血期 
  D. 室缩期 
  E. 等容舒张期 
 
17.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三焦之邪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在哪些脏腑:( )
  A. 脾 
  B. 肺 
  C. 募原 
  D. 肠 
  E. 胃 
 
18. [单选题]女性,48岁。Ⅱ期内痔多年,几小时前排便后,痔核没有还纳,现肿胀,疼痛,伴肿物压痛,考虑是
  A. 炎性外痔 
  B. 血栓性外痔 
  C. 内痔嵌顿 
  D. Ⅱ期内痔 
  E. Ⅲ期内痔 
 
19. [单选题]距齿线8cm以下的直肠恶性肿癌,无腹腔或肝脏等远处转移者可采用
  A. Mile&039;s术 
  B. Hartmann术 
  C. Dixon术 
  D. Bacon术 
  E. Parks术 
 
20. [单选题]肛门局部红肿疼痛明显,分泌物多,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治宜
  A.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B. 清热利湿,消肿散结 
  C. 燥湿祛痰 
  D. 健脾化湿 
  E. 消痰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