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核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真题库(P0),更多核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核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真题库(P0),更多核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喘证的病机为( )
  A. 肺失宣降 
  B. 肺气上逆 
  C. 卫外不固 
  D. 肾失摄纳 
  E. 气机受阻 
 
2.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右心室、右心房扩大 
  B. 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 
  C. 可直接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 
  D. 导管口血流呈连续性湍流频谱 
  E. 彩色见分流束沿肺动脉外侧上行 
 
3. [多选题]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产生( )
  A. 水肿 
  B. 湿 
  C. 痰 
  D. 饮 
  E. 便溏 
 
4. [单选题]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核能态不同的一类核素称为
  A. 同位素 
  B. 同质异能素 
  C. 放射性核素 
  D. 稳定核素 
  E. 核素 
 
5. [单选题]面色苍白是( )
  A. 阳虚 
  B. 血虚 
  C. 虚阳上越 
  D. 脾虚 
  E. 亡阳 
 
6. [多选题]"土"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生化 
  B. 承载 
  C. 受纳 
  D. 温热 
  E. 润下 
 
7. [单选题]末次月经不详,超声检查见5cm胎囊,内见2.5cm胎芽,下列估测孕周最准确的项目是
  A. 头臀长径 
  B. 双顶径 
  C. 股骨长径 
  D. 胎囊 
  E. 肱骨长径 
 
8. [多选题]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 )
  A. 黑苔 
  B. 舌体胖嫩 
  C. 舌淡紫 
  D. 苔白腻 
  E. 舌边有齿痕 
 
9. [单选题]湮灭辐射是指
  A.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能量耗尽后停留在物质中 
  B. 光子与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碰撞,其能量全部交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轨道,光子本身消失 
  C. 静止的正电子与物质中的负电子结合,正负电子消失,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511keV的γ光子 
  D. 能量大于1022keV时的γ光子在物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能量为1022keV的部分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 
  E. 射线使原子的轨道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10. [单选题]下列不属关元穴主治的是( )
  A. 眩晕 
  B. 痛经 
  C. 泄泻 
  D. 中风闭证 
  E. 疝气 
 
11. [单选题]阶梯状下降型肾图曲线多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A. 剧痛者或对受检十分紧张者 
  B. 慢性肾炎 
  C. 糖尿病肾病 
  D. 肾积水 
  E. 多囊肾 
 
12. [单选题]关于胆囊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泌胆汁 
  B. 上面游离 
  C. 近似梨形 
  D. 为腹膜外位器官 
  E. 容量为30~40ml 
 
13. [单选题]壁胸膜不包括
  A. 肋胸膜 
  B. 膈胸膜 
  C. 纵隔胸膜 
  D. 肺胸膜 
  E. 胸膜顶 
 
14. [单选题]在肿瘤学的应用范畴内,与PET比较,PET/CT具有的优势是
  A. 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B. 明显缩短检查时间 
  C. 更精确的病灶空间定位 
  D. 更好地鉴别生理性摄取与非生理性摄取 
  E. 以上均是 
 
15. [单选题]乳腺纤维瘤常见的乳腺部位是
  A. 外上象限 
  B. 内上象限 
  C. 外下象限 
  D. 内下象限 
  E. 乳晕周围 
 
16. [单选题]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用六君子汤,属于( )治法
  A. 治病求本 
  B. 益火消阴 
  C. 标本兼治 
  D. 塞因塞用 
  E. 虚则补其母 
 
17. [单选题]固本止崩汤主要适用于( )
  A. 崩漏血热妄行型 
  B. 崩漏瘀滞冲任型 
  C. 崩漏脾气不足型 
  D. 崩漏肾阳虚型 
  E. 崩漏肾阴虚型 
 
1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舌态变化的是( )
  A. 痿软 
  B. 强硬 
  C. 震颤 
  D. 歪斜 
  E. 芒刺 
 
19. [单选题]血清高灵敏TSH测定在临床上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 可有效区分正常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B. 早期诊断甲状腺功能减低 
  C. 判断垂体前叶功能 
  D. 判断下丘脑功能 
  E. 诊断单纯性甲状腺肿 
 
20. [单选题]温脾汤的主治是( )
  A. 寒积便秘 
  B. 脾胃虚弱 
  C.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 
  D. 脾阳不足 
  E. 脾虚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