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医学职称备考模拟试题(N8),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医学职称备考模拟试题(N8),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
  A. 温补肾阳 
  B. 健脾祛湿 
  C. 辛温解表 
  D. 滋阴补肾 
  E. 益气养阴 
 
2. [单选题]男性,30岁。腹部钝性伤伴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好转。24小时后发生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肝破裂 
  B. 气胸 
  C. 脾破裂 
  D. 感染性休克 
  E. 消化道出血 
 
3. [单选题]木瓜的功效是
  A. 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B.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C.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D.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E. 祛风通络,止泻痢 
 
4. [单选题]交界性肿瘤的特征是
  A. 无完整包膜的良性肿瘤 
  B. 良性肿瘤来源于两种组织 
  C. 形态上属良性,但生长呈浸润,切除后易复发 
  D. 良性肿瘤偶尔有转移发生 
  E. 良性肿瘤位于两个脏器的交界 
 
5. [单选题]具有疗伤续断、活血祛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 冬虫夏草 
  B. 菟丝子 
  C. 沙苑子 
  D. 杜仲 
  E. 续断 
 
6. [多选题]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
  A. 石菖蒲 
  B. 远志 
  C. 姜汁 
  D. 竹沥 
  E. 竹茹 
 
7. [多选题]酸枣仁的功效是
  A. 润肠通便 
  B. 敛汗 
  C. 养血益肝 
  D. 安神 
  E. 活血 
 
8. [单选题]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 阴阳学说 
  B. 五行学说 
  C. 脏腑经络理论 
  D. 药性理论 
  E. 所治病证 
 
9. [单选题]血虚生风,阴虚动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均能见到的症状是
  A. 形体消瘦 
  B. 四肢麻木 
  C. 筋脉拘急 
  D. 腰膝酸软 
  E. 眩晕耳鸣 
 
10. [单选题]患者,男,50岁。时有咳嗽,动则气喘,阳事无力。首选药物是
  A. 西洋参 
  B. 白果 
  C. 蛤蚧 
  D. 五味子 
  E. 杏仁 
 
11. [单选题]容易发生癌症人群是( )。
  A. 婴幼儿 
  B. 儿童 
  C. 青少年 
  D. 中年 
  E. 老年 
 
12. [单选题]治疗肺脾气虚,人参的最佳代用品是
  A. 西洋参 
  B. 太子参 
  C. 沙参 
  D. 玄参 
  E. 党参 
 
13. [单选题]归经的含义是
  A. 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B. 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 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D. 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 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14. [多选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出血时不易自然止血的原因是
  A. 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 
  B. 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低 
  C. 肝功能受损致凝血功能障碍 
  D. 曲张的食管静脉位于变薄的黏膜下,缺乏软组织保护 
  E. 高压的食管曲张静脉易反复受到进食的机械性刺激 
 
15. [单选题]独活具有的功效是
  A. 祛风湿,利水,止痛 
  B. 祛风湿,止痛,解表 
  C. 祛风湿,止痛,安胎 
  D. 祛风湿,止痛,治骨鲠 
  E. 祛风湿,止痛,清热解毒 
 
16.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谋虑出焉 
  B. 伎巧出焉 
  C. 神明出焉 
  D. 喜乐出焉 
  E. 治节出焉 
 
17. [单选题]患者,女,40岁。主诉发现颈部肿块2天。查体:气管右侧扪及一结节,质硬,表面不光滑,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应首先考虑的中医诊断是
  A. 气瘿 
  B. 瘿痈 
  C. 瘿瘤 
  D. 肉瘿 
  E. 石瘿 
 
18. [单选题]表证夹痰之脉象是
  A. 浮紧 
  B. 浮数 
  C. 浮滑 
  D. 洪数 
  E. 浮缓 
 
19.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认为“治之无功”的主要原因是
  A. 病情危重 
  B. 拘于鬼神 
  C. 恶于针石 
  D. 病不许治 
  E. 以上均是 
 
20. [单选题]肛门部手术时为防止大便失禁,不要切断
  A. 外括约肌浅部 
  B. 内括约肌 
  C. 肛管直肠环 
  D. 外括约肌皮下部 
  E. 肛尾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