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冲刺密卷单选题答案(G8),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为
  A. 桔梗 
  B. 苏子 
  C. 百部 
  D. 紫菀 
  E. 白果 
 
2.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带下黄浊,阴痒异常。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首选药物是
  A. 车前子 
  B. 泽泻 
  C. 地肤子 
  D. 木通 
  E. 金钱草 
 
3. [多选题]血瘀型崩漏最主要的表现以下正确的是
  A. 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 
  B. 面色潮红,烦热少寐 
  C. 经色暗有血块 
  D. 小腹疼痛或胀痛 
  E. 大便秘结 
 
4. [单选题]视网膜内层组织的营养来源于以下几个血管组织,除了:
  A. 睫状后短动脉 
  B. 视网膜颞上动脉 
  C. 视网膜颞下动脉 
  D. 视网膜鼻上动脉 
  E. 视网膜鼻下动脉 
 
5. [单选题]以下哪味药有利尿通淋作用,治疗石淋尤为多用
  A. 车前子 
  B. 薏苡仁 
  C. 金钱草 
  D. 茵陈蒿 
  E. 萆薢 
 
6. [单选题]治疗痈初期的代表方剂是:
  A. 仙方活命饮 
  B. 五味消毒饮 
  C. 黄连解毒汤 
  D. 普济消毒饮 
  E. 防风通圣散 
 
7. [单选题]"根结"中的根在:
  A. 井穴 
  B. 原穴 
  C. 输穴 
  D. 合穴 
  E. 下合穴 
 
8. [单选题]某男,38岁,腹泻而泻下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阵作,诊见:烦热口渴,尿黄,苔黄腻,脉滑数。首选方剂为
  A. 清中汤加减 
  B. 藿香正气散加减 
  C. 葛根芩连汤加减 
  D. 大承气汤 
  E. 以上皆不是 
 
9. [单选题]指出肛门的生理功能"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能久藏"的是:
  A. 《素问·生气通天论》 
  B. 《素问·六节藏象论》 
  C. 《素问·五脏别论》 
  D. 《灵枢·本输》 
  E. 以上均不对 
 
10. [单选题]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以下哪种疾病
  A. 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 
  B.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C. 白喉、破伤风、麻疹 
  D. 白喉、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 
  E. 百日咳、白喉、麻疹 
 
11. [多选题]悬饮之饮停胸胁,可选方是
  A. 椒目瓜蒌汤 
  B. 柴枳半夏汤 
  C. 十枣汤 
  D. 沙参麦冬汤 
  E. 控涎丹 
 
12. [单选题]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气不能内守,可导致的是
  A. 气陷 
  B. 气脱 
  C. 气郁 
  D. 气结 
  E. 气闭 
 
13. [多选题]截肢适应证为( )
  A. 患肢无血运或严重血运障碍 
  B.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者 
  C. 伤肢并发特异性感染,如气性坏疽 
  D. 患肢肿胀血运差,剧烈疼痛,患者不能忍受 
  E. 患肢神经功能障碍者 
 
14. [单选题]痿证,由肺热伤津而致者,其典型的舌苔、脉象为
  A.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B. 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C.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D. 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E. 以上都不是 
 
15.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郁证的主要表现
  A. 心情抑郁 
  B. 头痛恶风 
  C. 情绪不宁 
  D. 胸部满闷 
  E. 咽中如异物梗塞 
 
16. [单选题]女患者,47岁,停经2个月,阴道出血20天,开始量少,近3天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面色晦暗,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
  A. 脾虚 
  B. 肾阴虚 
  C. 肾阳虚 
  D. 血热 
  E. 血瘀 
 
17. [单选题]水与血并结于血室的征候特点是
  A. 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 
  B. 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 
  C. 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 
  D. 少腹满而小便自利 
 
18.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首选药物是
  A. 党参 
  B. 黄芪 
  C. 山药 
  D. 白术 
  E. 甘草 
 
19. [单选题]麻疹合并肺炎的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
  A. 3天 
  B. 5天 
  C. 7天 
  D. 10天 
  E. 14天 
 
20. [多选题]关于狂病痰火扰神证病机,不正确的是
  A. 五志化火,痰随火升 
  B.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C. 痰郁气结,蒙蔽神窍 
  D. 气血俱衰,心神失养 
  E. 痰热上扰清窍,神明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