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副高职称2024真题答案(O0),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男性,10岁,发热、咳嗽、咽痛1周。近2天颈背痛,头部不能屈伸和旋转,四肢无异常。考虑的诊断为( )
  A. 强直性脊柱炎 
  B. 落枕 
  C. 风湿性肌炎 
  D. 颈椎结核 
  E. 颈椎体自发性脱位 
 
2. [单选题]膝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内游离体的共有体征是
  A. 关节间隙压痛 
  B. 研磨试验(+) 
  C. 股四头肌萎缩 
  D. 关节内积液 
  E. 弹响和交锁 
 
3. [单选题]患者有支气管炎病史十余年,近来时见头晕目眩,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口不渴,时遗尿,小便频数,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应选用
  A. 苓桂枣甘汤 
  B. 甘草干姜汤 
  C. 甘姜苓术汤 
  D. 茯苓杏仁甘草汤 
  E. 桂苓五味甘草汤 
 
4. [单选题]以下脊柱骨折的类型中属稳定性骨折的是:
  A. 腰以上的单纯附件骨折 
  B. 骨折脱位 
  C. 屈曲牵拉型损伤 
  D. 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为原高度的1/2者 
  E. Chance骨折 
 
5. [多选题]脊髓圆锥损伤综合征,可表现为
  A. 性功能障碍 
  B. 排尿障碍 
  C. 马鞍区麻木 
  D. 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 
  E. 两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 [多选题]手部骨折和脱位的治疗原则( )
  A. 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 
  B. 闭合创口防止感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 
  C. 充分彻底引流 
  D. 早期准确复位和牢固地固定 
  E. 正确处理深部组织 
 
7. [单选题]寰椎骨折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 牵引3周后石膏固定 
  B. 头颈轻度过伸位牵引 
  C. 牵引重量10~15kg 
  D. 不稳定者行枕颈融合术 
  E. 无脊髓损伤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8. [单选题]断肢再植术后,正常情况下患肢(指)的皮温应比健侧( )
  A. 高2~3℃ 
  B. 低1~2℃ 
  C. 低2~3℃ 
  D. 高1~2℃ 
  E. 高3~4℃ 
 
9. [多选题]关节结核多继发于( )
  A. 肠结核 
  B. 淋巴结核 
  C. 肺结核 
  D. 胸膜结核 
  E. 以上均是 
 
10. [多选题]颞下颌关节脱位的病因包括( )
  A. 过度张口 
  B. 持续劳损 
  C. 久病体虚 
  D. 年老体衰 
  E. 暴力打击 
 
11. [多选题]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局部因素有( )
  A. 失活组织过多 
  B. 伤口感染 
  C. 伤口内有异物存留 
  D. 制动不够 
  E. 伤口包扎过紧 
 
12. [单选题]有关狭窄性腱鞘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晨僵疼痛,活动后好转 
  B. 腱鞘炎局封有效 
  C. 病变不仅限于屈肌腱鞘 
  D. 局部压痛 
  E. 病变部位多在拇指掌指关节掌侧 
 
1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与神经修复关系最密切( )
  A. 中性粒细胞 
  B. 巨噬细胞 
  C. 红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施万细胞 
 
14. [单选题]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用量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B. 麻黄六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C.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三两 
  D.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四两 
  E. 以上都不是 
 
15. [单选题]症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齿黑,神倦耳聋,舌干绛,方选
  A. 黄连阿胶汤 
  B. 加减复脉汤 
  C. 凉膈散 
  D. 清营汤 
  E. 大定风珠 
 
16. [多选题]猪肤汤证可见( )
  A. 胸满 
  B. 下利 
  C. 咽痛 
  D. 心烦 
  E. 咽中伤,生疮 
 
17. [多选题]可能引起肘后三角关系改变的肘部损伤,包括
  A. 尺骨鹰嘴骨折 
  B. 肘关节后脱位 
  C. 肱骨髁上骨折 
  D. 肱骨内上髁骨折Ⅳ度 
  E. 肱骨髁间骨折 
 
18.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病证不可用下法
  A. 痉病 
  B. 宿食 
  C. 脾约 
  D. 肠痈 
  E. 暍病 
 
19. [单选题]锁骨骨折的多发年龄是
  A. 学龄期 
  B. 老年 
  C. 幼儿 
  D. 中年 
  E. 青壮年 
 
20. [单选题]腓骨颈骨折易损伤( )
  A. 胫后动脉损伤 
  B. 腓肠神经损伤 
  C. 腓总神经损伤 
  D. 腓浅神经损伤 
  E. 腓深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