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卫生毒理正高备考模拟试题(H8),更多卫生毒理(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卫生毒理正高备考模拟试题(H8),更多卫生毒理(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适用于
  A. 咖啡馆、酒吧 
  B. 茶座 
  C. 舞厅、音乐厅 
  D. 美术馆、图书馆 
  E. 录像厅(室) 
 
2. [多选题]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血热妄行出血证 
  C. 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 消渴证 
  E. 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3. [单选题]张某某,男,32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治疗宜选(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4. [多选题]下列能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 室外空气 
  B. 室内的建筑材料 
  C. 室内的燃烧 
  D. 室内的建筑装饰材料 
  E. 室内生物性污染 
 
5. [单选题]膝中至外踝尖是(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6寸 
  E. 19寸 
 
6. [多选题]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有
  A. 花费比较大 
  B. 代表性仅限于合格的被研究患者,有一定局限性 
  C. 安慰剂使用不当,会出现医德问题 
  D. 随机分组难以进行 
  E. 用盲法试验可使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7. [多选题]病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
  A. 虚假的联系 
  B. 间接的联系 
  C. 正确的联系 
  D. 因果的联系 
  E. 直接联系 
 
8. [多选题]SLRL能检出的遗传变异的类型有
  A. 转换 
  B. 颠换 
  C. 缺失 
  D. 倒位 
  E. 重排 
 
9. [多选题]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桂枝 
  B. 白芍 
  C. 甘草 
  D. 杏仁 
  E. 麻黄 
 
10. [单选题]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喜 
  B. 过思 
  C. 过怒 
  D. 过恐 
  E. 过悲 
 
11.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选项中,两者间距离不为9寸的是( )
  A. 耳后两乳突之间 
  B.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C.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D. 前两额发角之间 
  E. 歧骨至脐中 
 
12.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
  A. 湿热 
  B. 痰饮 
  C. 寒湿 
  D. 水湿 
  E. 津伤 
 
13. [多选题]单纯随机抽样的特点是
  A. 要求每隔一定数量单位抽一个样本 
  B. 样本代表性较差 
  C. 每个抽样单位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 
  D. 方法简便易行 
  E. 不适于抽样范围及工作量大的研究 
 
14. [多选题]下列哪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 奈曼偏倚 
  B. 回忆偏倚 
  C. 检出征候偏倚 
  D. 暴露怀疑偏倚 
  E. 就诊机会偏倚 
 
15. [多选题]妊娠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月以上,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这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合谷 
  B. 三阴交 
  C. 肾俞 
  D. 至阴 
  E. 大椎 
 
16. [单选题]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心悸,健忘,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为( )
  A. 补气活血,镇惊安神 
  B.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C.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D.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E. 以上均不是 
 
17. [多选题]按照比释动能的定义,比释动能适用的辐射类型可以是
  A. 高能电子束 
  B. 中子辐射 
  C. α、β射线 
  D. X射线、γ射线 
  E. 质子束 
 
18. [多选题]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有
  A. 钩端螺旋体病 
  B. 森林脑炎 
  C. 旋毛虫病 
  D. 人型结核 
  E. 血吸虫病 
 
19. [多选题]妊娠恶阻的证型包括( )
  A. 气血虚弱 
  B. 脾胃虚弱 
  C. 阴虚内热 
  D. 肝胃不和 
  E. 肾阳虚衰 
 
20. [单选题]温脾汤的主治是( )
  A. 寒积便秘 
  B. 脾胃虚弱 
  C.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 
  D. 脾阳不足 
  E. 脾虚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