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肿瘤内科学中级专业冲刺密卷答疑(J5),更多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肿瘤转移途径包括( )。
A. 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B. 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浆膜腔转移
C. 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
D. 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E. 血道转移、浸润转移、浆膜腔转移
2. [单选题]胰腺癌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 )。
A. MRI
B. 超声检查
C. CT
D. X线钡餐造影
E. 肿瘤标记物CA199
3. [单选题]属于良性的是下列哪种肿瘤?( )
A. 神经鞘瘤
B. 精原细胞瘤
C. 黑色素瘤
D. 淋巴瘤
E. 肾母细胞瘤
4. [单选题]良性与恶性软组织肿瘤之比为( )。
A. 5:1
B. >100:1
C. 10:1
D. 50:1
E. 1:1
5. [单选题]专属于问诊中的道德要求的是( )
A. 动作轻柔、关心体贴
B. 语言亲切、平易近人
C. 全面系统、认真细致
D. 动作敏捷,方法得当
E. 严肃认真、不苟言笑
6. [单选题]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与下列因素不相关的是
A. EGFR表达
B. 分期
C. 性别
D. 从不吸烟者
E. 腺癌
7. [单选题]男性,50岁,咳血丝痰2次,无胸痛及咳嗽。X线示:左肺舌叶圆形阴影,直径约2.5cm,边缘不毛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正常,应采取哪个手术治疗方案较为合理
A. 肺左上叶切除
B. 肺左舌叶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
C. 舌叶切除术加术后放疗
D. 舌叶切除术加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E. 左全肺切除术
8.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癌基因来源于病毒癌基因
B. 病毒癌基因不是野生型病毒基因组的成分,对病毒自身的生长、增殖并非必需
C. 癌基因是指动物和人的基因组中发现的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序列
D. 原癌基因是人或动物细胞中固有的正常基因
E. 原癌基因参与调控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和凋亡活动
9. [单选题]生物反应调节剂有( )。
A. 基因治疗
B. 天然或基因重组细胞因子
C. 抗体
D. 抗肿瘤的各种体细胞和辅助性的造血干细胞
E. 以上都是
10. [单选题]卵巢的最小耐受剂量是( )。
A. 500~600cGy
B. <100cGy
C. 400cGy
D. 200~300cGy
E. 800cGy
11. [单选题]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参与抗肿瘤细胞免疫的细胞主要有( )。
A. T细胞
B. 巨噬细胞
C. NK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以上均是
12. [单选题]淋巴瘤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A. 睾丸受侵
B. Ⅳ期患者
C. 中枢神经系统受侵
D. 骨髓侵犯
E. 以上都正确
13. [单选题]患者,男,51岁,因“鼻塞伴头痛半年”就诊,鼻咽镜检查发现右侧鼻咽部黏膜隆起明显,行活检明确为鼻咽腺样囊性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鼻咽腺样囊性癌倾向于局部浸润生长,较鼻咽低分化鳞癌更容易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B. 该类型鼻咽癌多数对放疗不敏感,所以该患者应该以手术+化疗的模式治疗
C. T/MR)明确分期,如局部病变范围广,放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D. 由于该类型放疗所需总剂量高,一般要达到80Gy左右,因此选择IMRT治疗更有利于保护重要组织器官,同时在射野上尽量避开颅神经及其走行部位
E. 腺样囊性癌预后极差,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1年死亡
14. [单选题]Ⅰ期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首选下列哪项治疗?( )
A. 手术+化疗
B. 抗HP治疗
C. 手术
D. 放疗
E. 手术+放疗
15. [单选题]关于肾癌的流行病学统计,下列正确的是( )。
A. 与摄入脂肪过高无关
B. 美洲发病率最高
C. 高发年龄以50~60岁居多
D. 农村高于城市
E.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
16. [单选题]胸腺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A. 局部侵犯纵隔重要脏器
B. 重症肌无力
C. 脑转移
D. 肝转移
E. 骨转移
17. [单选题]总体来说软组织肉瘤最好发的部位是( )。
A. 躯干
B. 大腿和骨盆带
C. 前臂
D. 小腿
E. 上臂和肩胛带
18. [单选题]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除外( )。
A.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B. 患者经济状况差
C. 远处转移
D. 局部复发
E. 手术切除不彻底
19. [单选题]对丧失咀嚼、吞咽功能而消化功能完好者最好采用的营养方式是( )。
A. 静脉补充营养药
B. 鼻饲
C. TPN 液输注
D. 口服营养药
E. 胃肠减压+ TPN 液输注
20.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上纵隔区和下纵隔区的分界线?( )
A. 胸骨角与第四胸椎间盘连线
B. 胸骨柄与第三胸椎间盘连线
C. 胸骨角与第三胸椎间盘连线
D. 胸骨柄与第四胸椎间盘连线
E. 胸骨角与第五胸椎间盘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