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H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20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H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妇科医学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H0),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34岁孕妇,第一胎,心悸,上二楼气急2周,一周前感冒,咳嗽加重,咳白色痰,夜不能平卧。查体:半坐卧位,双颊微红,BP140/90mmHg,T37.2℃,P100次/分,R28次/分。初步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降血压
B. 吸氧
C. 听胎心
D. 静滴大量抗生素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湿温,身热不扬,脘痞腹胀,大便溏泻,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A. 清热化湿
B. 宣开湿浊
C. 燥湿化浊
D. 芳香宣化
E. 活血化瘀


3.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A. 泄泻
B. 四肢不用
C. 水肿
D. 饥不受食
E. 腹痛


4. [多选题]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止血应注意

A. 注意无菌操作
B. 自宫底由内向外填紧
C. 24小时取出
D. 取出前应先肌注宫缩剂
E. 宫腔填塞纱布条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宫底高度和大小


5. [多选题]风温病的诊断要点有( )

A. 初起有肺卫见症
B. 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C. 多发于冬春季
D. 感受风热病邪
E. 病程较短


6. [单选题]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为

A. 表实兼项背强肌
B. 表实兼下利
C. 表实兼内饮
D. 表实兼内热烦躁
E. 表实证


7. [单选题]湿温,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其病机为

A. 余热未尽,肺胃阴伤
B. 余邪深伏于阴分
C. 热久不去,肝肾阴伤
D. 余湿未尽,胃气未舒
E. 湿胜阳微


8.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斑者,治当用

A. 白虎汤
B. 清宫汤
C. 化斑汤
D. 至宝丹
E. 紫雪丹


9. [多选题]“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的脏器是指

A. 胃
B. 胆
C. 大小肠
D. 三焦
E. 膀胱


10. [单选题]阳明病的主脉是

A. 浮脉
B. 大脉
C. 洪大脉
D. 浮滑脉
E. 沉脉


11. [多选题]麻子仁丸证可以见到的临床表现是( )

A. 潮热,谵语,腹满病
B. 不大便数日无所苦
C. 脉浮而涩
D. 小便数
E. 大便硬


12. [多选题]《内经》记载的下列病证中,具有“肿胀”表现的有

A. 劳风
B. 肤胀
C. 水胀
D. 鼓胀
E. 脾瘅


13.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用以攻逐饮邪的方剂是( )

A. 厚朴七物汤
B. 厚朴大黄汤
C. 十枣汤
D. 甘遂半夏汤
E. 己椒苈黄丸


14. [多选题]卵巢周期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器官有

A. 子宫
B. 输卵管
C. 外阴
D. 宫颈
E. 阴道上皮细胞


15.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治疗上特别重视何脏

A. 心肝
B. 心脾
C. 心肾
D. 脾肾
E. 脾肝


16. [多选题]下述哪些疾病可用孕激素治疗

A. 闭经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先兆流产
D. 功血
E. 子宫内膜腺癌


17. [单选题]症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治疗方最适宜用清宫汤送服

A. 紫雪丹
B. 至宝丹
C. 安宫牛黄丸
D. 神犀丹
E. 苏合香丸


18.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 五脏
B. 六腑
C. 经脉
D. 气血
E. 络脉


19. [多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的含义是( )

A.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阳
B.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C.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D. 诸寒者而热之取之阳
E. 诸热者而寒之取之阴


20. [多选题]朱丹溪提出的安胎圣药是

A. 菟丝子
B. 阿胶
C. 桑寄生
D. 白术
E. 黄芩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z0orxg.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卫生职称模拟考试系统(H0) 体倦困重,心烦口渴,治宜子宫颈内口松弛而致反复晚期流产的特点是生物碱沉淀反应一般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立即向下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胎盘娩出后,神昏,抽搐# 烦渴脉数,寸脉大,口渴者 阳明温病,口渴者 太阴温病,汗出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