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超声学正高职称加血提分在线题库(P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16   [手机版]    

超声学正高职称加血提分在线题库(P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超声学正高职称加血提分在线题库(P8),更多超声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 )

A. 印堂穴
B. 神庭穴
C. 大椎穴
D. 百会穴
E. 关元穴


2. [单选题]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称为( )

A. 阴损及阳
B. 阴阳互损
C. 阴阳协调
D. 阴阳转化
E. 阳损及阴


3. [多选题]超声成像的一般规律有

A. 回声不仅来自大界面的反射,也有散射回声
B. 物体衰减大小表现在后方回声的强弱
C. 囊性物体声像图特点是内部无回声,前、后壁回声增强,侧壁呈侧声影,后方有回声增强
D. 多重回声反射表现为一系列间隔均匀,依次减弱的影像
E. 采用非线性检测可获得二次谐波成像


4. [多选题]心脏三维成像的结构成像与表面成像的共同点是

A. 均可观察解剖结构病变
B. 均可实时成像
C. 均可显示心壁
D. 均可测心功能
E. 均可观察心内血流


5. [单选题]下列证型中,不属于郁证常见证型的是( )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瘀血阻络
D. 忧郁伤神
E. 痰气郁结


6.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面部的循行过眼、耳、口、鼻、咽喉等五种器官中的( )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E. 五种


7. [多选题]肌腱炎的声像图表现有

A. 肌腱纤细
B. 肌腱回声弥漫性增强
C. 肌腱回声减低
D. 肌腱内可见钙化灶
E. 肌腱内可见无回声


8. [单选题]内伤发热的辨证纲领应为( )

A. 以寒热为纲
B. 以气血阴阳为纲
C. 以虚实为纲
D. 以寒热虚实为纲
E. 以脏腑虚实为纲


9. [单选题]致病后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的病邪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10. [单选题]三部举按皆有力的脉称为( )

A. 紧脉
B. 滑脉
C. 弦脉
D. 实脉
E. 洪脉


11. [单选题]完带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人参、白术、怀山药
B. 柴胡、白芍、陈皮
C. 苍术、黑芥穗
D. 车前子、甘草
E. 薏苡仁、茯苓


12. [多选题]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肾、脾
B. 肝、脾
C. 脾、胃
D. 脾、肾
E. 大、小肠


13. [单选题]膀胱经的体表走向是( )

A. 从胸走手
B. 从手走头
C. 从头走足
D. 从足走胸
E. 从胸走足


14. [单选题]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

A.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
B. 肾阴不足,虚火旺盛
C. 肝血不足,虚烦不眠
D.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E.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15.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

A. 细数脉
B. 弱脉
C. 结代脉
D. 涩脉
E. 沉脉


16. [多选题]可导致瘀血的发生的常见因素是( )

A. 气虚
B. 气滞
C. 血寒
D. 血热
E. 外伤


17.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要点有( )

A. 经期不定
B.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
C. 经乱连续3个周期
D. 经量过多
E. 经期延长


18.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

A. 摄食不足
B. 饮食不洁
C. 暴饮暴食
D. 饮食偏寒偏热
E. 饮食五味偏嗜


19. [多选题]可引起临床上出现紫绀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 肺动静脉瘘
B.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C. 降主动脉缩窄
D. 永存动脉干
E. 巨大室间隔缺损


20.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特征的是( )

A. 腹大如鼓
B. 四肢枯黄
C. 皮色苍黄
D. 胁下或腹部痞块
E. 下肢水肿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z0vp1r.html
  • 下一篇:正高考试宝典超声卫生职称正高职称晋升考试试题(P8) 不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的是( )气的运动形式包括( )濡脉的脉象表现为( )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为( )恶露不尽的病因病机是( )不属于胸痹病因的是( )月经初潮较迟,腰酸腿软,左心房隔膜横跨左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