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整形外科学(正高)考试模拟练习题(M5),更多整形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临床病原体检测时,有关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有
  A. 标本采集不当是检查发生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最主要原因 
  B. 为检出厌氧菌,尿液标本宜取中段尿 
  C. 尿液标本可在冰箱内放置48h 
  D. 尿液标本一般取中段尿 
  E. 使用抗生素12h,可以不考虑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 [单选题]若脾胃不和或脾虚不摄,则往往导致分泌剧增的是( )
  A. 汗液 
  B. 泪液 
  C. 涎液 
  D. 唾液 
  E. 涕液 
 
3. [单选题]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 温肾壮阳药 
  B. 健脾利水药 
  C. 益脾滋肾药 
  D. 滋补脾肾药 
  E. 温补脾肾药 
 
4. [多选题]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
  A. 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B.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C. 折返激动 
  D. 触发活动 
  E. 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5. [多选题]引起弥散量降低的有
  A. 肺出血 
  B. 肺结核 
  C. 气胸 
  D. 肺间质纤维化 
  E. 红细胞增多症 
 
6. [多选题]腭裂的临床表现包括
  A. 语音异常 
  B. 上颌骨发育过度 
  C. 喂养困难 
  D. 牙列错乱 
  E. 下颌后缩 
 
7. [多选题]扩张器的注水扩张有哪些方法 ( )
  A. 即时扩张 
  B. 急性扩张 
  C. 亚急性扩张 
  D. 常规扩张 
  E. 慢性扩张 
 
8. [多选题]气滞所致疼痛可以出现( )
  A. 重痛 
  B. 绞痛 
  C. 窜痛 
  D. 胀痛 
  E. 酸痛 
 
9. [单选题]风邪伤人,以致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主要是因为风的性质有( )
  A. 风性善行 
  B. 风性数变 
  C. 风为阳邪 
  D. 风性开泄 
  E. 风性轻扬 
 
10. [多选题]关于糖耐量减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餐后2h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 
  B. 空腹血糖6.11~7.0mmol/L 
  C. 尿糖阳性 
  D. OGTT试验血糖峰值可延长至1h后 
  E. OGTT试验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h 
 
11. [多选题]开展头皮条切取技术(FUT)基本的外科要点有
  A. 必须在立体放大镜下分离毛囊单位 
  B. 可以在裸眼下进行分离毛囊单位 
  C. 切取头皮条 
  D. 从后枕部供区逐个提取毛囊单位 
  E. 必须具备皮肤和毛发检测分析系统 
 
12. [多选题]属于脂类局部麻醉药的有
  A. 普鲁卡因 
  B. 丁卡因 
  C. 利多卡因 
  D. 布比卡因 
  E. 罗哌卡因 
 
13. [单选题]地龙可用于( )
  A. 胃寒呕吐 
  B. 心悸失眠 
  C. 肝郁胁痛 
  D. 痰鸣喘息 
  E. 肾虚尿频 
 
14. [多选题]五行学说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解释体现在( )
  A.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B. 说明五脏和六腑的相互关系 
  C. 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D. 阐释五脏和经脉的相互关系 
  E. 阐释脏腑的表里关系 
 
15. [单选题]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
  A. 湿为有形之邪,易阻气机 
  B. 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 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程缠绵,病难速愈 
  D. 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16. [单选题]定喘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 )
  A. 0.5寸 
  B. 1寸 
  C. 1.5寸 
  D. 2寸 
  E. 3寸 
 
17. [单选题]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胁痛的常见病因的是( )
  A. 饮食不节 
  B. 瘀血停着 
  C. 肝气郁结 
  D. 肝胆湿热 
  E. 肝阴不足 
 
18. [多选题]属于肝脏代谢功能的有
  A. 雌激素的灭活 
  B. 前白蛋白的合成 
  C. FⅡ的合成 
  D. 胆固醇的合成 
  E. 分泌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 
 
19. [多选题]关于颅面短小症的定义,叙述错误的有
  A. 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导致 
  B. 因第1、2鳃弓发育异常引起颜面骨骼结构与形态发育不全 
  C. 经常伴有面横裂、外耳畸形等 
  D. 颜面不对称常在青春期表现出来 
  E. 不会伴有脊柱、四肢、眼、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20. [单选题]麻子仁丸属( )
  A. 寒下剂 
  B. 润下剂 
  C. 温下剂 
  D. 逐水剂 
  E. 攻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