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生晒参的性状鉴别特征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多选题]生晒参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A. 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
B. 顶端根茎细长,常与主根等长
C. 根茎上有密集的茎痕,习称“芦碗”
D. 断面显粉性,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
E. 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稀疏断续的粗横纹
[多选题]有关处方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B. 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C.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D. 医疗机构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口服剂型不得超过3种
正确答案 :AB
解析:①药师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故A正确。②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故B正确。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故C错误。③医疗机构购进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故D错误。故选AB。
[单选题]川芎茶调散的药物组成是
A. 川芎、独活、白芷、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
B. 川芎、独活、白芷、荆芥、生姜、防风、细辛、甘草
C. 川芎、羌活、白芷、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
D. 川芎、独活、白术、荆芥、生姜、香薷、细辛、甘草
E. 川芎、羌活、白术、荆芥、薄荷、防风、麻黄、甘草
正确答案 :C
解析:C本题考查内科祛风剂中成药川芎茶调散的药物组成。川芎茶调散由川芎、羌活、白芷、荆芥、防风、薄荷、细辛、甘草组成。
[单选题]相须相使表示
A. 增效
B. 增毒
C. 减毒
D. 纠性
E. 减效
正确答案 :A
解析: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答案选A
[单选题]鉴定苦杏仁时所依据的香气来自于
A. 苦杏仁苷
B. 野樱苷
C. 苯羟乙腈
D. 苯甲醛
E. 氢氰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点是苦杏仁的鉴别。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是一种氰苷,易被酸和酶催化水解,水解所得到的苷元α-羟基苯乙腈(苯羟乙腈)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氰酸,其中苯甲醛具有杏仁味香气。
[多选题]细辛中毒的症状有
A. 头痛汗出
B. 呕吐烦躁
C. 口渴面赤
D. 呼吸急促
E. 瞳孔散大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细辛中的挥发油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可因呼吸中枢完全麻痹而致死。细辛的急性毒性对小鼠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均有明显损害,其中对肺脏的病理损害最为严重;细辛中毒时,常可出现头痛、呕吐、烦躁、出汗、口渴、烦躁不安、面赤、呼吸急促、脉数、瞳孔散大、体温血压均升高,个别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动则加重,窦性心动过速,及双下肢水肿等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或精神紧张,失眠,胆小易惊,心悸、濒死感,面色萎黄灰暗,经常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伴自主神经紊乱等。严重者可出现牙关禁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尿闭,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单选题]金银花的适宜采收期为
A. 花蕾期
B. 落果期
C. 霜降期
D. 7月12日至30日
E. 全年均可
正确答案 :A
解析:不同中药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要选择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花类药材多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如金银花、槐米等皆在花蕾时采收,杭白菊以花开放程度70%时采收最佳。答案选A
[单选题]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准备出库销售应挂
A. 绿色标牌
B. 蓝色标牌
C. 红色标牌
D. 黄色标牌
正确答案 :A
解析:准备出库销售的为合格药品应挂绿色标牌;退回的药品要确定质量是否有问题,因此属于待确定药品应挂黄色标牌;已经超过药品有效期的属于不合格药品应挂红色标牌。
[单选题]《中国药典》一部规定,检查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限量用
A.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 气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对中药中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等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联用等技术。《中国药典》对毒性成分生物碱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以含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总量计)进行限量检查;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斑蝥中的斑蝥素等设定了含量范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毒性成分进行了限量检查,解决了常规测定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答案选D